<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4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言] 請問:中藥的劑型與藥效的發揮有什么關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2-8 15:2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藥的劑型與藥效的發揮有什么關系?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0 收起 理由
    apple12151007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2-8 16:08:46 | 只看該作者
        相同的中藥方劑,由于配制劑型的不同,服后產生的藥效、持續時間、作用特點都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如果使用途徑不同,甚至還會出現相反的作用,如天花粉口服劑清熱化痰,注射劑僅可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產。古人認為:“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充分肯定了選擇劑型對發揮療效的重要作用。即使同為丸劑,臨床應用中選擇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緩化,糊丸取其遲化,蠟丸取其難化。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劑型與療效間的內在聯系,才能正確選取中藥制劑,以增療效。

      現代生物藥劑學的研究成果表明,衡量制劑療效的首要因素是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對同一方劑而言,不同的給藥途徑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順序如下:靜脈>吸入>肌肉>皮下>直腸或舌下>口服>皮膚,而口服劑型的吸收速度則依次為:溶液型>混懸劑>散劑>膠囊>片劑>丸劑>包衣片、包衣丸。生物利用度高者療效好,現分敘如下:

      1.溶液型:以湯藥為主,藥物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均勻分散在液體中,質點<1nm(納米),故吸收快而全,生物利用度最高。其中的酒劑和酊劑,因含有乙醇,可促進一些藥物在胃中的吸收速率。

      2.混懸劑:質點為500~2000nm,藥物須從顆粒中溶解或釋放后才被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度低于湯劑而高于其它固體制劑。

      3.散劑:為粉末狀,沒有體內崩解過程,表面積大,僅受到胃腸液浸潤、溶出速度的限制,故生物利用度高于其它固體劑型,服后奏效頗快。

      4.膠囊劑:水溶性好,服后囊殼在胃中易破裂,藥物可迅速分散、釋放,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劑和丸劑,吸收較快。

      5.片劑:分為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純片。因需加入粘合劑,壓片時被擠緊,使藥物的表面積大減,在胃內的崩解速率是影響吸收的主要因素,如加糖衣則使崩解時間更為延長,顯效較慢。

      6.丸劑:制備時加入了濕潤劑或粘合劑,分為水丸、蜜丸、糊丸、蠟丸等,崩解較片劑更慢。近年制成的濃縮丸,崩解亦慢,新近問世的滴丸依靠基質在冷卻液中收縮成型,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一般丸劑的吸收速率依次為:滴丸>濃縮丸>水丸>蜜丸>糊丸>蠟丸。

      中藥劑型的選用,常依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而定。如體虛者常用蜜丸、口服安瓿、膠囊等緩和劑型;體實者用水丸、片劑;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宜選蜜丸、糊丸、蠟丸、混懸型注射劑等,以維持較恒定的血藥濃度和藥效;短期用藥則用湯劑、散劑、膠囊、水丸、片劑等,盡快使體內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治療腫瘤等嚴重疾病,則應選混懸注射劑、乳濁型注射劑、脂質體注射劑等,通過淋巴系統運轉,既可發揮長效作用,又可顯著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強了療效。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6:3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乐东| 长乐市| 徐汇区| 洛阳市| 临邑县| 佛冈县| 湟中县| 乳源| 拉孜县| 贵港市| 卢湾区| 南京市| 湄潭县| 荔浦县| 江油市| 眉山市| 三河市| 德化县| 清水河县| 连南| 新宁县| 洛宁县| 嘉义县| 蓝田县| 象山县| 天长市| 明光市| 南皮县| 平舆县| 铜陵市| 遵化市| 永川市| 广宗县| 梓潼县| 纳雍县| 泰兴市| 黑山县| 丽水市| 共和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