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要求,主城區屠宰企業將在本月底全部關閉、搬遷和整合提升,全部遷出主城區后“瘦身”成4家現代化大型肉類聯合加工企業。屆時,昆明生豬屠宰加工也將呈現“四國爭雄”的局面,分別是兩家本土企業:昆明中企肉類聯合加工有限公司、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和兩家外來企業: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和雙匯集團。
業內人士擔憂:“4家企業加起來的年屠宰量將達到600萬頭,而昆明一年的屠宰需求僅200萬頭,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重演惡性競爭。”
產能過剩
昆明出臺“十三變四”
“目前,昆明市主城區共有13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均為機械化屠宰),資產總額近6億元,設計年屠宰能力近900萬頭。定點企業過多、產能過剩使得許多生豬屠宰企業在發展中‘吃不飽’,誘發了惡性競爭。此外,定點屠宰企業的技術裝備、管理水平以及工藝流程與目前行業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等原因,制約了昆明市主城區屠宰企業的規模化發展,形成不了一個在市場上‘叫得響、有競爭力’的品牌。”昆明市商務局副局長董錦元在分析出臺“十三變四”政策的背景時表示,“更重要的是,主城區內的生豬屠宰廠對環境保護、滇池治理都存在一定影響。”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本土兩大企業神農集團和中企肉聯率先作出反應。神農集團在原屠宰廠(位于經開區)基礎上,再投入2.5億元人民幣,初步完成了將原屠宰廠改造升級成五星級屠宰企業的計劃。“屠宰廠已基本達到五星級標準并已投產,其屠宰能力為100萬頭/年。”神農集團相關人士表示。
中企肉聯經過與嵩明縣政府的溝通,最終確定在嵩明楊林工業園區建設五星級肉類聯合加工項目。“12月1日,項目正式已經動工建設。”中企肉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軍說,嵩明楊林工業園區五星級肉類聯合加工項目,預計投資6.5億元,征地300畝,分兩期工程建設兩個項目。第一期工程投資2.5億元,占地100畝,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建成100萬頭無公害生豬屠宰、加工、出口項目。第二期投資4億元,預計3年左右時間建成10萬噸冷鏈物流中心項目。
“大限”降至
四企抓緊時間“跑馬圈地”
外來企業看準市場沒閑著。首先進入昆明生豬屠宰及豬肉加工行業的外來企業是江蘇雨潤集團。早在2003年,雨潤集團就準備來昆明發展,但因種種原因這種設想一直未能實現。
2008年3月,雨潤集團再次來到昆明安寧考察,并在短短一個多月之后的5月6日,迅速和安寧方面簽訂投資合約;之后,在簽約后不到3個月的時間7月18日,位于安寧的設計年屠宰量200萬頭、年產豬肉20萬噸、年深加工2萬噸的大型肉類聯合加工企業正式動工建設。目前,該項目的屠宰生產線也已投入使用。
江蘇雨潤集團剛站穩腳跟,雙匯集團就接踵而至。上周,昆明市副市長李喜在會見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一行時透露,雙匯集團將在馬金鋪建設一個年屠宰生豬量達200萬頭、高低溫加工10萬噸豬肉的基地。
“暗流洶涌”,或許這4個字正適合當前昆明市屠宰廠“十三變四”整合搬遷的現狀。
為確保關鍵時點主城區豬肉市場供應的平穩,主城區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搬遷整合提升工作指揮部決定,2010年12月16日起啟用“2011版昆明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屠宰生豬保供憑證”,同時停用2010版昆明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屠宰生豬憑證,廣大豬肉經營者和消費者,在經營消費過程中,一定要確認屠宰生豬憑證為“2011版昆明市生豬定點屠宰廠屠宰生豬憑證”方可銷售和購買。如果消費者發現主城區范圍內仍有生豬屠宰廠使用舊版屠宰憑證,可撥打電話3167137舉報。
下個先手 神農為本土豬販蓋宿舍樓
對兩家外來企業的入駐,神農和中企肉聯表現得相當積極。
“整個市場需要競爭來激發活力,更何況從這些外來巨頭身上我們還可以揚長避短,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神農董事長何祖訓表示,“一個世界上,如果只有一個人存在,你肯定會感到無比孤獨”,“與人對弈,如果對手太弱,棋局也會變得索然無味”。
昆明中企肉類聯合加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成杰則表示:“雖然雨潤、雙匯都是國內響當當的大企業,但兩家企業都是以豬肉加工業務為主,對我們的沖擊不會太大。”
神農集團是云南本土最大的養豬、飼料企業。全省多家養豬企業都用神農的飼料。“我們與不少養豬企業已經形成了長期合作關系在飼料方面,我們給予養豬企業優惠。反過來,他們則優先把生豬供應給我們。”何祖訓透露,“我們有30多個萬頭以上的養豬基地,而且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成熟的營銷網絡。”
神農還大力強調本土化。何祖訓介紹,為了給本土從事生豬販賣和運銷的人員提供便利,他們已在屠宰廠附近為這些人建設了4棟宿舍樓,總共可為1500多人提供住宿。“為解決這些從業人員子女的上學問題,我們甚至連幼兒園都幫他們找好了。”
何祖訓介紹,屠宰這一塊神農就只當做一個副業在經營,未來神農在云南市場上要力求把握住冷鮮肉的品牌才是關鍵。
重蹈覆轍
產能過剩逼著企業降價搶豬源?
對于江蘇雨潤、雙匯集團等“外來狼”搶食昆明市肉聯市場有限的蛋糕,雖然本土生豬屠宰加工巨頭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持積極歡迎的態度,但另一重大憂慮卻時刻浮現腦海,“4家企業加起來的年屠宰量將達到600萬頭,一個年屠宰需求僅200萬頭的昆明市場是否能夠滿足這么大的胃口?產能過剩,之前出現在13家屠宰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會否再次重演……”
事實上,率先建好投產的本土企業神農與外來巨頭江蘇雨潤集團已有交手。雨潤集團位于安寧縣街鎮的年屠宰能力達200萬頭的屠宰基地已在今年下半年投產。公開資料顯示,在2008年,安寧生豬年出欄量僅有20萬頭。“需要昆明市幫助協調解決周邊地區的豬源問題,以保證企業正常投產。”在該項目還未建成之前,雨潤集團就提出了如是要求。
2
“由于豬源供應不足,雨潤投產后就以低于成本價的屠宰價以經營來吸引客源,這對我們的沖擊很大。”何祖訓坦言,雖然他相信由于考慮到企業的成本問題,雨潤的這種做法不會持續太久,但他擔心的是其他兩家五星級屠宰企業投產后,這種情況會長久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預計全市畜牧業產值80.2億元,出欄生豬363.8萬頭、肉牛25萬頭、羊78.59萬只、家禽5139萬羽,預計生豬存欄240萬頭。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那就是4家生豬定點屠宰點是安寧、嵩明、馬金鋪和經開區,其中嵩明距昆40余公里,安寧距昆30公里,馬金鋪也有約30公里,是否會出現因運距不同而引起價格波動。對此,商務局從未正面予以解讀。
更多養豬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養豬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pig/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