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兩年,農產品的上漲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了。其實,不僅是在我國呈現此種狀態,目前全球的糧價都有上漲的趨勢。甚至,有些專家用“情況危險”來形容。據英國報道預測稱,糧價將在未來兩年內達到最高點,現在就可預見到全球性糧食危機。
12月3日,期待多時的東北農業扶持政策正式出臺,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簡稱《通知》)。
“這一政策的出臺直接對東北的農業上市公司北大荒帶來實質性的利好”信達證券資深研究員康敬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12月6日采訪時表示。
在通知出臺之后,北大荒近期的表現也不俗,已連續上漲4天,在12月6日收盤于14.15元,上漲0.20元。
東北擔當起我國糧食安全主力軍
提出建立國際大型糧食企業
“東北的農業生產,可以說占據了我國糧食生產的近半壁江山。”康敬東說,“目前,由于城鎮工業化進程的加大,我國耕地面積大量縮減。而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吉林的工業化程度小一些,還保持著大面積的耕地,是我國糧食命脈的所在,所以已經到了應該積極應對、扶持農業的關鍵時刻了。而政府也會不惜余力的來扶持。”
據他介紹,目前我國糧食全年產量保持在5億噸左右,而這相對于城鎮化、工業化的大力發展進程,農業包產到戶生產的分散性和工業發展的規模性出現了明顯的不協調,甚至部分環節出現了倒掛。
“所以,這次政策的出臺使得東北擔負起我國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在扶持政策中也提出建立國際型特大糧食企業。”康敬東繼續表示,“這一政策有可能影響或者推廣到全國的農業發展中。”
對于東北的農業主要上市公司就只是北大荒了,該上市公司將如何應對這一積極的扶持政策呢?“目前,我們還沒注意到這一政策。”北大荒證券部相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其實,北大荒作為東北的主要糧食生產集團——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在東北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這一政策無疑對該上市公司乃至集團的整體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分析師表示。
據了解,北大荒上市公司有近930多萬畝的耕地,300多萬畝的可用于開發的耕地。預計“十二五”末期,將建成2000萬畝標準化水稻基地,實現加工能力1000萬噸,銷售大米6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生產大米可供一億城市人口一年的糧食消費。而且在已經閉幕的上海世博會和美國、越南等多個國家知名企業簽訂了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合同,已經開始打造國際化的超大型農業企業集團了。
而此次,《通知》中又一次提出了未來十年的規劃,也就是至2015年,東北地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億噸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 60%,農產品加工率達到7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耕地灌溉率達到30%,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以上,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糧價的上升是必然趨勢
農業對外開放需警惕外資惡意操作
在扶持、加大糧食生產的發展背景之下,是否可以對農產品的價格起到一個穩定或者說下降的趨勢呢?
“從長遠來看,糧價的上漲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康敬東表示,“這其實和工業化的發展、上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房價的上漲。”
據他分析,糧食和房價的比價關系決定了農產品的價格走向,耕地的稀缺性和成本的推動決定了農產品的價格中樞。在土地價值節節攀升的背景下,用于糧食種植和蔬菜種植的土地被變相改變用途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所以農產品價格的會持續上升。
“導致這一趨勢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價格和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已經與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價格形成突出的‘剪刀差’格局。當生產農業的收益不能協調工業生產的收益時,農產品安全問題也就凸顯出來,所以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是整體趨勢。例如,現在稻谷的價格是2860每噸,而加工成大米之后要遠遠高于大米的市價的,這種不協調的價格體系是需要調整的,這樣才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康敬東表示。
這一問題全球各個政府也都意識到了。一直力當“糧食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就決定暫時禁止糧食出口,“世界糧倉”美國也大幅提高了糧食出口價格。
而東北這一農業扶持政策還提出了“引導社會力量投資現代農業建設”以及“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
這一政策的提出無疑可以加大社會資金對農業投資的力度,保持以及增加我國農業發展的水平,“但是,也要防止部分惡意資金的操作,尤其是外資對我國部分農產品的操控。這也要求我們在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農業的安全問題,這是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