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因大量采食未經脫酚處理或加工不當的棉籽餅及棉葉會引起中毒。此病多發生于棉花的主產區,在飼料中添加棉子餅不當時,也會發生中毒。
1 臨床癥狀
輕癥表現為食欲減退,低頭拱腰,發生消化不良或輕度的胃腸炎,糞便干硬呈黑色,體溫一般正常。重癥者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喜臥蔭涼處,被毛粗亂,后肢無力,走路不穩。眼睛怕光、流淚,有時甚至失明。嚴重時,體溫升高到41℃以上,食欲廢絕,瘤胃蠕動減弱,糞球干硬呈棗核狀,外表帶有黑色的血液。呼吸困難,肌肉震顫,尿量減少、色黃,有時有血尿,可視粘膜充血并有多量的眼屎。一般情況下,2~3天死亡。
2 防治措施
預防:用棉葉喂羊,必須經曬干壓碎,發酵后,用清水洗凈。棉子餅必須經煮沸2小時以上方能飼喂。飼喂料不能超過飼料量的20%,飼喂幾周后,應停喂幾周,然后再喂。飼喂棉子餅時,應加些食鹽和硫酸亞鐵,以減少毒性。哺乳羔羊和哺乳母羊以及懷孕羊不宜飼喂。
治療:有發病表現時,立即停喂,病初絕食1~2天,內服0.1%~0.5%高錳酸鉀或3%碳酸氫鈉溶液,早期投服鹽類瀉劑;有出血性胃腸炎時,應用鞣酸蛋白質5克,次硝酸鉍10克,氫氧化鋁凝膠10~20毫升,灌服,同時應用仙鶴草素,安絡血等止血劑注射;前胃馳緩時,可用新斯的明3~5毫升皮下注射,并酌情采用輸液,強心及補糖和維生素等措施。
來源:中國畜牧街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