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交易會12月3日如期舉行,不過從拍賣結果看,國儲的首次拍賣顯然受到冷落。本次計劃拍賣國家30萬噸臨儲大豆全部流拍,黑龍江省儲大豆也僅成交不足6萬噸,市場存在較大觀望情緒。但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國儲后期拍賣很可能會逐漸改觀。
本次國儲大豆拍賣是在國家接連出臺抑制物價水平上漲的政策背景下推出的,有分析人士表示,“國家顯然是想通過增加大豆市場供給來穩定國內不斷上漲的豆油價格,本次競價交易可以看作國家近期穩定物價政策的一部分?!倍鴮τ诒敬闻馁u,業內人士此前是抱有一定期待的,特別在大豆收購價格持續上漲,油廠生產成本提升的情況下,油脂企業有通過拍賣獲得低價豆源的迫切需求。
然而從成交情況來看,本次拍賣的成交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說市場需求方總體來看并不買賬。筆者認為,一方面當前國內調控的利空環境減弱了市場對豆類后市的漲價預期;另一方面,國內新豆已大量上市,且公開競價方式不同以往對油脂企業提供價差補貼更能得到實惠,這也降低了采購方的購買熱情,催生觀望情緒。
不過,筆者看來,國家進行國儲大豆拍賣對緩解當前國內部分油脂企業原料供應短缺仍有一定效果。并且目前國家穩定物價的意圖堅決,拍賣不僅體現市場意義,同時也是對價格上漲形成高壓態勢,起到穩定物價的作用。加上拍賣也有為新豆收儲騰出庫存的考慮,國儲大豆的定期投放必然還會繼續進行。
而在目前國際豆類價格持續高企,進口大豆價格已高于國產大豆的情況下,處于相對較低價位的國儲大豆對部分油脂企業,依然存在一定吸引力,如果近期國內外豆類價格繼續保持上漲勢頭,那么預計國儲的后續拍賣情況可能將會有所改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