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于海威大學畢業后創業遇難題
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于海威放雞的時間,也從原來早上6點推遲到上午10點。看著上千只雞在他眼前飛著跑著跳躍著滿地撒歡兒,他怎么也高興不起來。雞已經長到該賣的時候,可開拓銷售網點進行得一直不理想。
于海威今年25歲,家在尖草坪區朝陽小區,住一套80平方米的樓房。那個房子,他和父母已經半年多沒有回去過。自今年6月份,到12月5日記者采訪,在南固碾村這個六畝地的雞場,一家三口人的生活都在一間漏風的簡易房里,生爐子,睡木板。
養雞不易
于海威養雞不是為了雞生蛋,蛋生雞,他養的是精品———“貴妃雞”,資料說肉質鮮美營養高,在大酒店里銷得非常好,全國好多地方都在養,他的創業目標是“規模穩定到3000只左右,雞有進有出,就能比上班的人掙得多。”
于海威大學讀的專業是計算機,全家沒有任何人養過雞,畢業兩年后自己也找過工作,都不穩定。看中“貴妃雞”是因為央視的介紹,去了安徽實地考察,又在太原走了幾個雞場,沒看到有人在養,他想著“找市場空檔,打人無我有這張牌”。說服父母和親友一大家人,今年6月份在南固碾的葡萄園租下六畝地,簽了3年合同。
養雞的辛苦和忙碌是他沒有想到的,他開面包車從安徽拉回來2500只雞苗,到家因為擠壓、踩踏,死了不少。后來,雞出雞痘,又死了一批。余下的1500只雞,于海威一家小心呵護。貴妃雞珍貴,不喂飼料,喂的是精心調制著混有胡蘿卜、南瓜、玉米面蔬菜糧食的營養餐,自養上雞后,一家人每晚都半夜起床輪流到雞舍察看,眼巴巴地指望著賣出雞去先把借的本錢還上。
賣雞更難
賣雞的不易和困難,更是超出于海威的設想:在網上發了售雞帖,不是被刪就是招來賣禽藥的;聯系多個星級酒店也沒有明確答復;一家人發動所有的關系幫助推銷,代理銷售的餐館寥寥無幾,盡管都表示雞的味道不錯,但幾個月只賣了四五十只。
創業至今,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投入近20萬元,父母都知道于海威壓力很大,輕易不問他賣雞的事。父親是個老焊工,一輩子節儉下的錢都給了兒子創業,他也擔心過,但“孩子自立要做事,我們肯定得支持。”
就于海威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山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李學強部長認為,主要原因就是選擇項目太過盲目,創業前沒有很好地考慮到“貴妃雞”在本地的需求情況和居民認可程度,使得銷售環節出現了問題。
李部長稱,創業的成功率本來就很低,只有創業人數的5%。由于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不同,一些在外地經營很好的項目,在本地來說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選擇創業項目之前,一定要先仔細、慎重、系統地進行市場調查,包括產業鏈中任何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全,以免出現遺憾。
一位創業小有成績的“過來人”表示,進雞苗前應對銷售網點做好布局與聯絡,現在建議他就涉及餐飲的企業一家家跑銷路,包括周邊縣市。或者辦理好相關手續,直接進市場零售。只要在一至兩個區域形成固定消費群,就會有轉機,希望他在元旦、春節有所收獲。
來源:山西晚報網
本報記者 趙晉燕 范宇
更多家禽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家禽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poultry/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