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陶堰鎮南湖村的百家湖漁莊,與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達成合作意向,將成為該校的特種水產養殖實習基地。明年,浙江大學有關專家將經常前往百家湖漁莊進行中華鱉養殖的技術指導,為其已立項的200畝中華鱉養殖基地項目出謀劃策。
“這段時間正值中華鱉的冬眠期,管理相對較輕松,但這么寶貴的時間可不能白白浪費,要充分利用起來。”南湖村的縣南花水產專業合作社社長、百家湖漁莊主人徐關榮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忙著為明年的擴建項目做積極準備。
近年來,市場上對野生甲魚的需求越來越大,徐關榮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從2007年起開始探索外蕩圍欄網箱養殖甲魚技術,在百家湖承包了60畝水域,并利用百家湖外蕩水域清澈無污染的自然條件,養起了“野生”中華鱉,每公斤最高賣到600元,還是供不應求,每年都能出產數千只中華鱉。
隨著養殖技術日漸成熟,徐關榮計劃明年擴大養殖規模,將圍欄生態養殖面積從60畝擴大到200畝,年產中華鱉1萬只以上,目前正在申報立項。這段時間正是中華鱉的冬眠期,趁著這個空擋,徐關榮抓緊做擴建準備,改建圍欄、網箱,新建生產用房,改善養殖設備,并建起了一個甲魚苗孵化室,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孵化中華幼鱉。在成功申報成為無公害水產品的基礎上,正在積極申報綠色產品,為打開更大的銷路作準備。
“既然要大展拳腳,技術支持肯定少不了,所以我想到了與高校合作。”徐關榮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百家湖漁莊與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達成合作意向,浙江大學相關專家在指導擴建項目的同時,明年還將同時指導百家湖漁莊推出稻鱉混養的種養新模式。
文章來源:紹興縣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