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來,隨著氣溫下降,我國黃渤海海域的沿海魚群有所減少,捕撈量明顯下降推動當地鮮魚價格飆升。同時,我國東海海域漁民對于原料魚的捕撈積極性持續偏低,制約了當地鮮魚供應量,也推動當地鮮魚價格有所上漲。隨著鮮魚成本上升,11月中下旬以來國產魚粉價格逆市上行,這或有望給進口魚粉價格帶來一定支撐。
遼寧地區當前魚獲情況較前期下降較多,多以鯷魚為主,魚體積較大,脂肪含量偏高,出油率較好,其成品脂肪比較正常,出成率較好,品質較好。11月以來,我國黃渤海沿海地區的魚群逐漸難覓,捕魚量也較9、10月份大幅下降。由于捕魚量不甚理想,使得當地鮮魚價格不斷上升,目前當地不同規格鮮魚價格在0.85—1.25元/斤,較上周上漲0.05元/斤。受鮮魚價格影響,目前當地工廠開工率仍較低,但魚粉成交量有限,因此價格也基本保持穩定運行。
山東地區黃渤海沿海的鮮魚資源形勢依舊未見好轉,多以鯷魚為主。魚量較小,魚體積較大,脂肪含量一般,品質一般,出油率有所提高,出成率較高。鮮魚捕撈量有限的格局推動其價格繼續上漲,當地國產魚粉生產成本顯著偏高,帶動了當地國產魚粉價格隨之上漲;部分魚粉報價較上周上漲100-200元/噸左右,但品質差異較大,部分品質較差的國產魚粉成交價偏低。
浙江地區目前我國東海海域的魚資源形勢相對正常,多以七星魚為主,魚量一般,長度一般,出成率較好,出油率極低。我國東海海域的魚資源形勢雖然相對良好,但自伏季休漁結束以來,當地漁民持續以捕撈經濟魚為主,造成了鮮魚捕撈量持續有限,且在氣溫逐漸下降的情況下,當地捕魚量也受到了一定影響,所以,目前我國東海海域的鮮魚供應量也同比偏少。目前浙江地區七星魚的價格在0.73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左右。在鮮魚供應有限、廠家開工率減少的情況下,當地國產魚粉價格隨之出現了小幅上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