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粕29日收盤多數下跌。其中,12月期豆粕下跌0.5美元/短噸,收于336.3美元/短噸。美元走強令商品期貨價格承壓,因多數原材料以美元計價,并在走強時導致持有外幣的購買者成本更高。進一步替身市場賣壓的是隔夜有關中國購買美國大豆的報道仍舊沒有獲得證實。
美盤走勢仍受到中國市場的影響,雖然南美不利的干旱天氣在提振豆類回升,但是近期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令商品整體走勢不明,歐洲債務問題以及中國的緊縮政策令美盤短期仍在受到不利環境的壓制。從中長期來看,全球大豆需求不斷增長,南美不利天氣可能令南美供應量減少以及美國大豆處于低庫存的周期中,這些因素都將對后市走勢提供基本面的支撐。
國內豆類繼續面臨政策面利空,同時市場供應壓力依然偏大。國儲將于12月初向市場拋售30萬噸的儲備大豆,這意味著調控繼續施加實質性利空。不過,國內豆類需求較為強勁,養殖業繼續回暖,飼料消費也表現旺盛,因此豆類基本面仍存在一定支撐。油脂現貨價格表現抗跌,因進口成本居高不下,油廠調價意愿不強,加之年底前的消費旺季臨近,油脂價格可能繼續堅挺。
由于國儲收購價支撐,現貨回落空間有限,倉單成本給予近月合約良好支撐;本周五,30萬噸國儲大豆將投放市場,由于在銷區投放,對產區大豆影響不大,短期豆類市場對于政策仍處于消化中。中央經濟會議召開在即,經濟政策調控將是市場關注焦點,在政策不明朗前,豆類上下漲跌空間預計都有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