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添加劑也就是近幾個月的事。做得也馬馬虎虎,但聽說90年代,做添加劑是很賺錢的。具我所知及所聽到的,中國飼料行業興起于80年代,但那時候不注重營養配比,直到90年代,引進國外營養標準,才開始注重營養配比,于是添加劑行業興起。那時候添加劑是暴利,國人盲目跟風,是供不應求的時候。聽前輩們說起,硫酸銅礦直接用錘子錘了扮玉米粉喂豬等等,在價格方面說現在7-8塊的大蒜素那時候賣70-80塊,不過時利用大蒜搗出來的純天然的大蒜油。那時候還沒有經銷商,都是飼料廠或大型豬場直接找廠家,還要找熟人才能拿到貨。廠家有些權利或關系的人慢慢的獨立出來專做貿易了,出現了第一批添加劑業務員。
有利可圖,中國的copy手段是一流的,于是做添加劑的廠家越來越多,慢慢出現了專門做貿易的經銷商,或第一批業務員挖到第一桶金后也脫離公司,以做貿易為主。出現了專門的經銷商。這個時候是經銷商及添加劑生產廠家的黃金時期。
慢慢的做飼料添加劑的廠家多了,經銷商也多了,發展10年之后,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隨著技術的成熟,像多維,大蒜素,酶制劑,酸化劑等老新產品的廠家更多了,需要更多的經銷商,這個時候,供求關系比較平衡,經銷商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并不時的有新產品的研發,所需的業務員也更多了。
業務員的資本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或當見到添加劑行業的利潤可觀。更多的業務員開始自己做貿易,更多的資金注入添加劑行業。就像07年養豬利潤可觀,很多資金注入養殖一樣,存欄擴大,結果導致08年末09年豬價下跌(還有其他原因:金融危機、瘦肉精、豬流感等)一樣,添加劑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應該說行業還是在發展,只是利潤空間減少了,添加劑生產廠家越來越多,經銷商也越來越多,競爭及技術的成熟導致降價銷售。隨著大型飼料公司的增多,添加劑公司覺得直接做到公司在量上面也能達到最低的發貨量了,于是開始了個別產品的直銷時代。
隨著網絡的發展,價格的透明化,終端也覺得從生產廠家進貨更劃得來,于是也開始直接與廠家聯系。于是經銷商的客戶開始流失,價格的透明液使得經銷商的賣價接近生產廠家的出廠價,利潤進一步下降。在利潤和客戶雙重減少的情況下,很多經銷商開始退出。開始了經銷商重新洗牌的時候。
隨著網絡進一步發展,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及添加劑生產廠家的進一步增加,競爭的更加激烈,小的經銷商無利可圖了,慢慢剩下了大的經銷商。但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部一樣,經銷商所處的位置也不一樣。具我所跑過的云南及華中幾個省。云南還處于經銷商林立的時候,大小都還有利可圖,處于供求相對平衡。而在長沙,南昌,武漢等地方只有少數幾個大的經銷商,是處于洗牌之后的情況,并且隨著畜牧行業的發展還在不斷的進行洗牌,但也已經比較穩定了。產品及用量上的穩定。
總的來說,添加劑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比較穩定成熟了。銷售方面,經銷商及直銷各占半邊的天下。經銷商有著本地的熟路關系,直銷有著產品的價格優勢。未來添加劑行業的發展會是什么樣?
已有情況,生產廠家既做直銷也利用經銷商的網絡,但一點要注意,異地而異,并直銷價格一定的比經銷價格高一點,給經銷商留條路,也是給自己留條路。生產廠家只做直銷,先搞好關系在做產品的,現在很多。也有,讓經銷商帶著,給經銷商一定的介紹費的。經銷商的存在,現在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特別是專做功能性添加劑的經銷商,行情不好,終端不用,貨走不動。終端直接廠家要貨,價格沒有廠家的優勢,經銷商處境危急。但存在就是合理的,畢竟還有部分小的終端廠家是不會做的。另在貨款結算方面廠家沒有低頭蛇的經銷商方便。
未來趨勢,經銷商進一步減少,或有可能消失。整個添加劑行業,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一些添加劑將退出市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