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原料中常帶有沙門氏菌和其他有害致病菌,以及一些對動物正常生理造成危害或影響營養物質吸收的抗營養物質,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細胞凝集素、抗維生素因子、脲酶等。因此,有必要對粉狀飼料進行適當的熱處理,殺滅其中的有害病菌,使不耐熱的抗營養因子變性失活,從而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改善飼料的飼喂價值。
各種粉狀飼料熱處理技術的優缺點是:
(1) 蒸汽調質 可以提高顆粒飼料的質量,改善飼料消化率,同時可以破壞原料中抗營養因子,殺滅原料中有害微生物,使顆粒飼料的衛生品質得到控制。其缺點是會受到制粒機結構的限制,調質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只限于顆粒飼料,對于成品為粉狀的飼料則不適用。
(2) 膨脹或擠壓膨化 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溫度、并結合機械剪切和壓力,處理強度高,殺菌的效果也很明顯。其缺點是只適用于少數特殊動物飼料,由于口感、口味、色澤的原因,許多動物不采食膨化后的飼料,因此不常用。
(3) 焙炒 方法簡單,對于設備和操作要求不高,也能達到以上兩種方法的某些效果,但是其缺點是不易控制加熱程度,會出現加熱處理不夠,未能破壞原料中抗營養因子,殺滅原料中有害微生物,或者處理過度,破壞掉了有價值的營養成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