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到麻羊香,神仙也斷腸。”一到冬季,人們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黃甲鎮時都會發出由衷感慨。近年來,黃甲鎮大力發展麻羊產業,強化品牌意識,打造出了在成都乃至全川有名的“麻羊之鄉”。每年冬至前后,蓉城的食客們總是蜂擁而至,“吃羊肉,到黃甲”如今已成了蓉城的一種“食尚”。
近十年來,黃甲鎮大力發展麻羊產業,探索出了一條一三產業互動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僅2008年時,全鎮麻羊養殖戶就達1624戶,出欄麻羊3.2萬只,發展以麻羊消費為主的大小餐館34家,銷售麻羊7.8萬只,實現麻羊銷售收入8000余萬元。全鎮60%以上的農民受益于麻羊產業,帶動全鎮農民年均增收達350元。
近年來,黃甲鎮在強化品牌上狠下功夫:繼續積極籌辦黃甲麻羊節,擴大黃甲麻羊知名度,打響黃甲麻羊品牌;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和場鎮建設,為打羊牌、發羊財營造更加優良的環境;以前專門制定出臺的麻羊養殖扶持獎勵政策保持不變,繼續對麻羊養殖、圈舍、牧草種植和修建沼氣池污染治理進行補貼、獎勵。
政府的扶持獎勵政策提高了農民養羊積極性。2007年組建的黃甲麻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實施麻羊代養、寄養、提供資金、提供種羊等方式,實現了麻羊養殖、銷售一體化,規模越做越大,截止目前,該社會員已經發展到200多人。為提高會員麻羊養殖水平,合作社聘請了全國知名養羊專家組成50余人的技術服務團隊,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巡回技術指導服務。與此同時,該社還不斷推廣養殖新技術,通過實施麻羊提純復壯項目,恢復了其品種特性;推廣“舍式高床圈養”技術,成功探索高床半放牧飼養技術,實現了由過去傳統放牧式粗放散養向標準化規模養殖方式的轉變,現代農業的集約節約性在此充分體現。
“12月,黃甲麻羊節時大家吃到的羊肉是有機產品了。”陳元軍說,通過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他們繼成功注冊“黃甲”、“黃甲麻羊”、“黃甲麻羊節”、“皇家牧場”、“黃甲牧場”等商標后,“黃甲麻羊”去年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成為川內外馳名的農產品品牌。
“隨著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合作社還帶動了全縣以及新津、仁壽、彭山、金堂等地的麻羊養殖業發展,會員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210元。”陳元軍高興地說。
據悉,為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持續繁榮,黃甲鎮將組建麻羊餐飲專業合作社,統一黃甲麻羊餐飲企業店面設計和標識,統一生產流程和產品價格,統一產品品質,打造黃甲麻羊餐飲品牌,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并計劃投資數百萬元建設羊肉屠宰加工車間,生產肉松、肉干等麻羊精深加工特色產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麻羊附加值。
本文來源:新華網四川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