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昨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刊文,要求各地方各部門特別是價格監管部門切實履行好監管市場價格、規范市場秩序的職責。這已是發改委連續第三天發文劍指價格不斷上漲的農產品,顯示國家對物價調控力度逐步加大。
宏觀調控政策的不斷出臺,已經開始影響到東北秋糧收購格局,當前東北地區玉米、大豆收購市場各貿易商觀望氣氛濃厚,只有部分油脂企業和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較高,同時農民惜售心理下降。
“在相關政策影響下,各收購主體觀望氣氛濃厚,大豆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黑龍江省訥河一王姓大豆貿易商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近期,CBOT大豆期貨價格下跌,影響到國內及黑龍江大豆市場行情的走勢,多數加工企業收購及加工心態受到影響。黑龍江西部龍江、甘南、富裕、嫩江地區豆農及家庭農場大豆銷售價格在1.85—1.87元/斤,北部黑河、海倫、北安地區豆農及家庭農場大豆銷售價格在1.86-1.87元/斤,表現穩定,略低于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規定的1.90元/斤。
除了針對新年度東北糧食收購市場之外,國家還對玉米等品種需求市場進行一定程度調控。例如,上周東北地區玉米競價交易政策有了新的調整,新政策規定,關內跨省移庫臨儲玉米向飼料企業定向銷售,買受人需提供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日加工飼料生產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并且每次購買玉米量降至15天用量,一月內累計購買量降至30天用量。受此政策影響,11月23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競價銷售的國家臨時儲存玉米(含中央儲備)29.68萬噸實際只成交了7.76萬噸,成交率只有26.14%,成交量相對前期出現了大幅下降。
“國家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也已經開始影響到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大連中南德業糧油購銷公司相關負責人穆數表示,廣東港口近期玉米到貨量有所增加,采購企業觀望心量增強,玉米價格略有小幅回落。昨日港口玉米主流成交價在2190元/噸,下跌10元/噸。同時,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調低了玉米收購報價,但收購數量不斷增加,昨日,中糧生化榆樹公司收購價格為1800元/噸,收購數量達到3000余噸。但也有部分貿易企業降低了收購數量或選擇觀望。
對于后市東北新年度秋季糧食的價格走向,上述部分受訪人士均表示,近期期貨市場、現貨市場觀望心態都較為濃厚,在國家對于農產品調控力度不斷加強的情況下,東北秋糧收購價格預計也將受壓回調。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