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達能和匯源果汁先后對外宣布,達能已將其所持匯源股份約3.37億股,出售給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交易價格為每股6港元,成交金額約20.24億港元,引發業界諸多猜想!
7月28日,達能和匯源果汁先后對外宣布,達能已將其所持匯源股份約3.37億股,出售給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交易價格為每股6港元,成交金額約20.24億港元,引發業界諸多猜想!
其實,達能的出局也不意外。首先,達能與娃哈哈、光明、蒙牛等中方合作伙伴先后分道揚鑣,就已經說明,它要的是控制權而非參股權;其次,達能的發展戰略已修正為專注主營業務,放棄在大陸市場除了新鮮乳制品、水飲料、嬰兒營養品和醫療營養品四大板塊外的業務是遲早的事;再次,達能在匯源的投資中沒有獲得多少利益回報,這次出售股權獲得的收益也僅有17.64億元,與之前對匯源兩次投入的2.633億美元基本持平。收益不滿意,達能對匯源的果汁業務似乎不太看好。
這次,達能自感控股無望,又對匯源業績失望,寧可不賺錢,也得盡快拜拜!但贏道顧問快消品營銷中心認為: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達能在華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一、控制權已經行不通
達能在面對中國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更傾向于走容易把控的獨資化道路。之前娃哈哈與達能鬧得沸沸揚揚的“離婚”事件,就是控制與反控制,爭奪與反爭奪的拉鋸戰。2006年,達能與蒙牛高調宣布“結婚”,一年后則閃電離異,合資公司流產。達能與光明經過“七年之癢”也是07年撤資,出售全部股權,并向光明支付4.1億元的相關市場渠道補償。
其實,達能一直忽略了對中國市場的研究,低估了合伙伙伴的發展與壯大,資本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最大問題了。而達能仍然用老一套的辦法千方百計控股。再說了,中國市場這么大,幾個行業巨頭你能吃得掉嗎?整個市場你能壟斷嗎?控制權那套已經過時了,行不通了!
二、資本霸權不合時宜
達能屬于產業資本,不是單純的財務資本。但它和幾個行業巨頭合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依靠財務資本獲得股權,然后由企業方自己經營,并沒有給合作伙伴帶來多少產業上的提升。而企業在獲得資金支持后,最需要的就是產業鏈上的幫助與支持,這點達能恰恰沒怎么做。
2000年后,中國資本市場日趨成熟,融資渠道也越來越多。達能之前依靠資金和技術參股的戰略機遇已經沒了。因為,十幾年前的中國企業缺少資金和技術,那時有錢就是大爺,說話腰桿也硬。但現在這些對企業來說已經不是難題了,他們需要的是產業鏈的合作伙伴,能一起打市場,喝酒吃肉有你也有我。光想著控股、分紅的達能誰還會喜歡?
三、專注主業才是根本
對于達能的退出,其一再強調的是“在中國的戰略調整”。其實,與眾多中國合作伙伴分道揚鑣后,達能中國四大核心業務都要以獨立發展的姿態實現轉型——飲用水、嬰兒營養品、醫療營養品、酸奶制品,每一類在中國都是充分競爭的細分行業。現在達能在這些相關領域中的26家中國工廠中,99.7%已是獨資。
要知道,達能集團在健康食品領域成績斐然:新鮮乳制品是全球第一,水飲料在包裝水市場位居全球第二,嬰兒營養品也是全球第二,醫療營養品也比較靠前。這次的戰略調整,應該是達能在中國市場磕磕碰碰最終悟出的真諦吧!做市場就像搏擊,你得握緊拳頭,集中全身力氣重擊,那樣才會讓對手叫疼。當然集中全身力氣還有個條件就是自己完全說了算,所以不能控股但仍算是主業范圍內的蒙牛和光明也出局了。
散伙后的達能是否會在中國市場一帆風順,笑到最后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或許能讓達能中國更強大,依靠自身實力去拼,去搶。在沒了勾心斗角的算計后,達能或許走得更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