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控依舊是市場的絕對焦點,上周政策密集出臺,除收緊貨幣政策外,國家尤其加大對農產品的調控,針對農產品的供給及市場監管均出臺了有效措施。
1.央行:貨幣政策收緊
關于美國“定量寬松”,國內流動性充裕,以及輸入性通脹等因素筆者在11月8日及15日周報已有提及,不再贅述,
11 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0年 11月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已經達到18%的歷史組高水平。按照9月末的70.09萬億元存款余額估算,此次調整將繼續凍結人民幣資金超過3500億元。貨幣政策已明顯開始收緊。
2.穩定物價有充足物質基礎
11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國家重要物資儲備充分,防止通貨膨脹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和手段保障”。
11 月17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穩定市場價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又要看到穩定市場價格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堅定信心。
11月2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其中提出了16項措施穩定物價。其中絕大部分是加大農產品的供給及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其中第二條是“穩定農副產品供應”:各地區要保持地方儲備糧油的投放力度,落實小包裝成品糧油儲備制度。有關部門要繼續把握好中央儲備糧、油、糖投放和輪換的節奏、力度,保障市場供應。城市人民政府要提前做好小包裝成品糧油和越冬蔬菜等農副產品儲備工作,加快蔬菜批發市場、社區菜店和冷鏈物流建設,提前做好糧食、食用油、蔬菜等應急保障預案。鐵路部門要做好新疆棉花調運工作。
為“穩定農副產品供應”,發改委 發改委 、農業部 農業部 、商務部 商務部 等已經 開會 并出臺了 出臺了 一些 措施 。國家糧食局 國家糧食局 國家糧食局 同樣 采取了 采取了 行動 ,11 月18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日上午,國家糧食局召開工作 會議 決定 :“一是近日派出秋糧收購工作檢查組分赴東黑龍江、吉林、江西、山東、河南、湖南等秋糧主產區,檢查指導秋糧收購工作,重點做好糧食收購資格、糧食經營者最高庫存限量等方面的檢查,規范秋糧收購市場秩序,確保秋糧收購平穩有序進行。二是加大政策性糧食市場投放力度,在前期每周安排銷售政策性小麥450萬噸、秈稻200萬噸、粳稻10萬噸、玉米180萬噸的基礎上,從下周開始,陸續安排一定數量的食用植物油、大豆投放市場,增加市場供給,滿足消費需求,穩定市場價格。”
3.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在確保供應的同時,政府也加強了對市場秩序的監管。11月17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四大政策措施。其中第四個措施是“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整頓主要農產品收購秩序,嚴格糧食收購資格審核,加強糧食收購資金監管,取締無照收購、無證加工棉花的行為。關停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加強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抑制過度投機行為,取締非法交易。健全價格監管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強化執法,重點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惡性炒作行為。完善價格信息發布制度,穩定社會預期。”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協調配合和督促檢查,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4.大豆期價下方空間有限
以上介紹了國家的政策,國家政策調控無疑是當前的焦點,相信下一步也將繼續是焦點。我們的問題是大豆期價會隨著政策調控而一路向下嗎? 筆者認為大豆向下的空間已經不大,本年度國家收儲大豆的最低價是3800元/噸,這無疑是期價的絕對底部,而當前黑龍江國產三等大豆的市場價是3880元 /噸,但是市場成交清淡,農戶惜售心理依舊持續,部分地區有價無市,因為受大豆種植成本支撐,農民普遍預期售價在4000元/噸左右。所以筆者認為大豆期價下方的空間并不大。
操作建議:當前政策調控使得商品不太容易出現持續的大幅反彈,所以不建議追漲。而下方4200附近有支撐,不建議殺跌。我們的建議是近期日內靈活操作,不建議隔夜。如果A1109落入(4000,4200)區域,則建議投資者逐步納入多單。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