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什么都在漲,聽說這回輪到牛奶了。”昨天上午,家住蕭山北干街道的李阿姨和鄰居一起來到家附近的大潤發超市,打算先囤點牛奶。還好,她一直喝的250毫升蒙牛常溫奶價格還標著2.5元,沒變。李阿姨一下子拎了4箱牛奶放到購物車。
“我們從10月中旬就陸續收到各個牛奶廠商的調價通知單了。”世紀聯華超市負責常溫奶采購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伊利、蒙牛、光明等各個品牌都有。
“這差不多是近兩年的首次集體上調,去年整年沒調過,今年還是第一次提出漲價。”張先生說,不過漲幅并不大,平均在3%左右,比如一盒3元的常溫奶漲幅不到一角,特侖蘇每箱漲2元。
按照調價通知,10月底前各超市原本應該價格上調完畢。但從目前各家超市的牛奶行情看,很多超市還沒有急著動手。
樂購超市德勝店客服張經理告訴記者,漲價通知已經收到有些時間了,但目前來看,牛奶和酸奶價格都沒變。“廠家和總部有供應協議的,目前的庫存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調價估計要等等。”
不僅不急著調價,很多超市還忙著搞促銷。在世紀聯華,一箱58元的蒙牛特侖蘇憑會員卡再減3元,每周還有各種特價產品。“一是考慮市民的感受,二來這時搞促銷對爭取份額會有所幫助吧。”杭城一家大型超市負責人如是分析。
來自華潤萬家超市的消息,他們近期已著手調整部分邊緣性產品價格,比如果奶、高鈣低脂牛奶漲價幅度在5~10%,這類產品銷售量不大,對價格不敏感,而其他主流類奶制品根本沒動過。
超市負責奶制品采購的相關人士表示,液態奶漲價主要原因還是奶源上漲,原奶價格的居高不下。此外,白糖等原材料漲價,也反映在了牛奶的零售價格上。“現在奶源不足,企業都在搶奶。”北方一家大型牛奶企業相關人士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乳業下游市場加速復蘇,而上游的原料奶緊張局面沒有得到緩解,一些乳品公司在各地搶奶。
對于消費者來說,考慮的是漲價要在承受范圍內。“在日用消費品普遍漲價的背景下,牛奶漲價也是正常的。”李阿姨一家三口人,每天都會喝兩瓶250毫升的牛奶,大概每月花150元左右,即使按漲價后的價格,每月也就貴了10來元。“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們還可以承受,如果價格繼續往上漲,我們可能會選擇價格比較便宜的袋裝牛奶或者豆奶。
本文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