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鰓病(Gill-rot disease of prawn ) [病因]該病由細菌引起。
[癥狀]病蝦鰓絲發黑并出現局部潰瘍,這是該病的最典型癥狀,其余則無明顯病變。
[流行及危害]羅氏沼蝦及青蝦成蝦養殖池中發生,發病時間為夏秋季,以9月為高峰,病蝦因呼吸受阻而死亡,病重時,日死亡率可達放養量的6%~10%,危害較為嚴重。
[診斷]肉眼檢查病蝦鰓部及其他部位,根據癥狀進行診斷。
[預防]①科學放養,因地制宜,保持合理的放養密度,水面適量種植水草,保持水質清新;②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水體,用量為15毫克/升全池潑灑;③發病季節,用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潑灑消毒,每月1—2次。
[治療]①用0.2毫克/升三氯異氰尿酸或0.3毫克/升優氯凈全池潑灑消毒,每天1次,隔天后再用1次,1周后用15毫克/升生石灰潑灑1次。
[注意事項]在蝦池內使用三氯異氰尿酸時,應選擇晴天,以9:00~15:00間為宜,避免在傍晚用藥,否則易造成蝦夜間浮頭,故施藥后,夜間要加強巡塘,以便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