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來臨,豬群腹瀉成為當前養豬生產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冬季豬場保溫措施不當,大風降溫天氣出現,轉圈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應激增加,導致目前仔豬和育肥豬群發病率死亡率明顯增高。導致豬群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下降,人工、藥物費用增加,生產效益下降。在這種情形下,努力查找病因,對癥治療,做好綜合防控已成為防控豬群腹瀉的重要措施。
臨床導致豬群腹瀉的原因較多,各種原因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可簡要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大類。
傳染性腹瀉
主要有病毒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其次還有輪狀病毒感染。以上病毒感染造成危害最大的是3周齡以內仔豬。表現腹瀉,嘔吐,脫水。糞便呈黃色和灰白色。發生腹瀉仔豬日齡越小,往往死亡率會高。據目前報道的文獻資料表明,我國主要流行以上三種病毒性腹瀉。此外,豬瘟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圓環病毒2型、腸病毒、細小病毒等也可引起豬群腹瀉。
細菌性腹瀉
豬大腸桿菌病、7日齡仔豬發生的多為黃痢,糞便黃色或黃白色。呈糊狀,含有凝乳小塊,發病率可達70% ,病死率有的可高達100%。15日齡仔豬多為白痢,糞便灰白或黃白色,有腥臭味,呈漿糊狀,肛門尾部及其周圍常附有粘糞,發病率達60%,但病死率相對較低,病程一周左右。
豬副傷寒
本病為豬沙門氏菌引起,無明顯的季節性。寒冷、氣溫多變、陰雨連綿時候,本病容易呈急性呈敗血癥發生。亞急性或慢性表現為腸炎、消瘦和頑固性下痢,糞便惡臭,有時帶血。臨床本病與非典型豬瘟不易區分。
豬血痢、營養性、寄生蟲性、應激性腹瀉。
豬血痢是由蛇形螺旋體引起的無季節性的流行較緩慢的傳染病。家豬和野豬均能感染,多見于2-3月齡的豬發生最多。病初期間,排出黃色或灰色軟糞不糞便中即出現粘液和血絲。后期,糞便呈水樣,因混有大量血液粘液粘膜而呈油脂樣或膠胨樣。顏色為棕紅色或黑紅色,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死亡。弓形蟲、球蟲等感染、換料等均可導致腹瀉發生。
豬群腹瀉的綜合防治要點
大致分為新生仔豬、哺乳期仔豬、斷奶后仔豬三飼養管理階段。臨床實踐證明,合理的保健,規范疫苗的免疫。新必妥、康肽、肽菲樂、普力健、珠康等生化產品的使用能明顯提高仔豬成活率,減少腹瀉和其他感染造成的損失。
從懷孕母豬著手。使用母豬料,補充多種微量元素,推薦使用納維,機體吸收率在99%以上。堅持自繁自養、做好外購豬的隔離消毒工作。常規消毒使用菌毒殺、真金碘、加熱后的澄清生石灰水稀釋火堿(3%-5%)用于外周環境消毒,效果非常理想。再是臨床實踐證明,在母豬懷孕85天后適當增加營養,對提高母豬泌乳量、仔豬出生重非常關鍵。定期用信得蟲清驅蟲能減少仔豬寄生蟲性腹瀉的發生率。
做好母豬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新必妥配合豬瘟、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疫苗、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免疫接種。疫情嚴重的豬場建議選用輝瑞利特價,效果較好。或慎重使用以下方案。同場一月齡發生腹瀉仔豬糞便投喂本場健康母豬群。目的是使產前母豬抗體滴度達到最高,產后仔豬通過乳汁獲得很好的母源抗體的保護,達到降低仔豬腹瀉率之目的。做好生產過程的消毒工作。控制仔豬舍溫在32度左右。仔豬出生后灌服雙安口服液或肽菲樂。能增強體質有很好的預防作用。5日齡和35日齡使用信得右旋糖酐鐵注射,達到Fe、Se雙補,預防缺鐵和腹瀉病的發生,有效促進豬的生長發育。
腹瀉的治療
豬群一旦發病。補充口服補液鹽和葡萄糖。仔豬使用康肽+福萊欣注射,保育豬使用福萊欣、樂福星分點注射,中大豬使用超力或福欣+新必妥。脫水嚴重的豬可靜脈或腹腔注射5%—10%的葡萄糖、3%—5%小蘇打,喘痢清+吉樂福拌容易消化低蛋白的飼料,供給清潔飲水,一般都會取得較好療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