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自今年8月份以來,養豬大省河南的肉價止跌回升,不斷刷新最高紀錄,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但養殖戶表示,生產成本的過快、過高上漲讓養殖仍然無利可圖,國家各類惠農補貼的不到位,讓他們“很受傷”。
怎樣才能鼓勵養殖戶重樹信心?讓養殖戶覺得的有利可圖、有錢可賺?從2007年開始,國家實施了對能繁母豬進行每頭50至100元的補貼政策。但從2009年開始,只實施了兩年的政策現在已經取消。與此同時,國家對大型養殖場的扶持力度卻在逐步加強。河市畜牧局副局長江孝成在接受采訪中說,
江孝成:現在國家有幾項扶持政策,一個是隨著生豬大限,中央財政的拿部分錢給縣級財政,縣級財政對養殖場進行補貼,另外發國家改委和農業部每年有一部分調度改擴建項目,該是復制規模養殖,另外對興建三年以上的豬場給予一定的補貼,對散養的小的暫時現在還沒有,基本上沒啥政策。
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在國家一系列對大型養殖場的扶持政策和市場震蕩的綜合作用下,在風險面前顯得明顯底氣不足的散養戶紛紛退出市場,國內養殖業正面臨著進行新一輪的洗牌。(中國廣播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