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481|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鴨苗九元一只! 空前漲價引憂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18 12:0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鴨苗九元一只! 空前漲價引憂
      眼下肉鴨養殖迎來了30年來最好的“黃金期”,有的養殖戶一棚鴨就能賺一萬多元錢。對此,山東省濰坊市許多養殖戶卻心存擔憂,因為鴨苗已經由今年年初的每只不到2元錢,一路瘋漲到了現在的9元錢,一旦鴨苗出現病情或是行情波動,養殖戶極有可能會血本無歸。11月10日、11日記者深入青州、臨朐兩地采訪發現,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養殖戶暫停養鴨;少數養殖戶冒著風險養殖利潤大的“社會鴨”;絕大多數養殖戶則養殖“合同鴨”,雖然收益低但風險也較低。另外,由于白條鴨大幅漲價,濰坊城區市場上烤鴨價格水漲船高,業戶說生意清淡了不少。

      探訪

      有的養鴨忙有的空了棚

      1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青州市彌河鎮王家老莊村,村子南邊一河之隔便是臨朐縣。王家老莊村南側建起了養鴨小區,此時正值農閑時節,以往農戶都急著養鴨,而如今個別鴨棚里卻是空空如也。這片鴨棚不到2米高,出入其中甚至得低著頭,泛著濃郁的鴨糞味道,空閑的鴨棚里則堆著飼料、農具等雜物。

      在村子最南側緊挨河床的地頭上,一些鴨棚里傳來嘎嘎的鴨子叫聲。記者走入一個鴨棚,發現鴨棚被一片厚厚的油紙隔成兩部分,入口處堆滿了成袋的飼料,一掀開油紙,養殖戶王樂秋的妻子劉孝蘭正在驅趕鴨子。“俺家這次上了2300只鴨苗,鴨苗隔一會就得攆一次,不能讓它們在地上趴著,不然容易拉肚子生病。”劉孝蘭告訴記者,現在的鴨棚都是這個結構,這樣有效避免了外界的空氣直接與鴨苗接觸,保證棚內恒溫,減少了鴨病的發生。

      該村養殖戶王紀山家新上了2400只鴨苗,鴨苗剛上了3天,鴨苗的黃色絨毛還沒有褪去,一見人來就紛紛躲到角落里。“上一棚肉鴨剛處理完,趁著現在農閑趕緊又上了一棚。”王紀山的妻子曾憲梅告訴記者,新上的鴨苗很怕和生人接觸,現在鴨苗已經到了八九元錢一只,一旦感染病毒,給鴨苗帶來的影響就是毀滅性的。

      11日上午,記者在臨朐縣寺頭鎮土門村看到,養殖戶分散在村子邊緣。肉鴨養殖戶趙翔告訴記者,他們將大棚建在村外,一是防止鴨子糞便的味道影響村民們生活,再就是越是遠離人口聚集區,鴨子與病毒接觸的幾率就越小。養殖戶們分散養殖,也是為了避免一棚鴨苗患病后,再傳染給其他鴨棚的鴨苗。

      算賬

      “社會鴨”一棚賺萬余元

      臨朐縣寺頭鎮土門村養殖戶賀振生介紹說,這幾個月養殖戶碰上了肉鴨養殖的“黃金期”。今年忙完麥收后,他就開始養殖肉食鴨,現在是第三棚。前兩棚都是3000多只,兩棚都賺了一萬多元,是他養殖肉鴨9年來效益最好的時期。他算了一筆賬:9月份他購買的鴨苗每只5.3元,經過42天左右的生長,每只鴨長到6斤左右就可以出售。成鴨每斤收購價格在4.6元左右,每只肉鴨除去18元的飼料和藥物費用,純利潤是4.3元。

      青州市彌河鎮王家老莊村的王樂秋家蓋了兩個長9米、寬42米的鴨棚,每個鴨棚能養殖2300只鴨苗。他家購買的鴨苗長到3.5斤左右便可以出售,生長期在30天左右。他家的鴨苗每只價格5.8元,飼料和藥物花費每只肉鴨大約為9.1元,收購價格每斤為4.5元錢。這樣算下來,王樂秋家一只肉鴨的純利潤是0.85元。

      同樣是養殖肉鴨,兩家的收益差別咋會這么大呢?王家老莊村黨支部書記、養鴨合作社負責人王樂慶解釋說,賀振生家養的肉鴨是“大鴨”,養殖周期長,成本高,40多天才能出欄銷售;王樂秋家養的是“小鴨”,養殖期短,成本低,30天就能出欄銷售。此外,王樂秋家養殖的肉鴨屬于“合同鴨”,而賀振生養殖的是“社會鴨”。

      王樂慶說,所謂“合同鴨”就是肉鴨養殖戶與食品公司簽訂養殖、回收合同,公司統一供苗、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用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加工,更重要的是以保護價回收。公司墊付鴨苗、飼料等的費用,養殖戶只要規范管理就可以了。養殖“合同鴨”的好處就是費心少,風險小,缺點是利潤低。養殖“社會鴨”則可以自己選擇價格低的鴨苗和飼料供應商,出售時也可以挑選出價高的公司,行情好時利潤較高,但風險也較高。

      避險 養殖戶多選擇“合同鴨”

      那么養殖“合同鴨”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呢?記者了解到,不管是養“社會鴨”,還是養“合同鴨”,養殖戶都有著同樣的擔憂:鴨苗價格從今年年初的不足2元一只,一路上漲,尤其最近一段時間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已經到了9元一只。同時,飼料、藥物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養殖成本的成倍增長,讓養殖戶們擔心不已,一些養殖戶甚至空起了大棚。

      王家老莊村的王樂強有7年肉鴨養殖經驗,如今暫時停止了養殖。“肉鴨在養殖過程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2000只肉鴨死四五十只算很正常的了。平均算下來,養殖一只‘合同鴨’的利潤在一元錢左右,現在肉鴨種苗的價格按9元算,假設我養殖2000只鴨苗中有200只死亡,光鴨苗的成本就要折掉1800元,再加上已經投入的飼料、藥物和人工費用,肯定是折本了。”王樂強說,養殖戶最怕的就是遇到滅絕性的鴨瘟,高成本的投入下,養殖戶往往會血本無歸,所以他寧愿讓大棚空著,等高風險期過去后再開始養殖。

      王家老莊村村支書王樂慶告訴記者,他們村有50多戶肉鴨養殖戶,養殖時間大都有七八年了,應該說養殖經驗比較豐富。為了規避風險,現在敢繼續養殖的全部都是有保障的“合同鴨”,至于高風險的“社會鴨”,養殖戶們現在是連想也不敢想了。

      臨朐縣寺頭鎮土門村的賀振生告訴記者,土門村有20多戶養殖戶,目前只有他在養“社會鴨”,其他戶養的都是“合同鴨”。他新進的一棚鴨苗價格是8.6元一只,這讓他十分有壓力,最擔心的是肉鴨出欄時市場價格會出現波動;即使到時候市場價格變動不大,肉鴨病死率如果太高,他也會受不了。

      分析 南方水災致市場缺口

      濰坊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級畜牧師劉炳義介紹說,濰坊是養殖大市,農業養殖以肉鴨、肉雞、生豬為主,其中肉鴨、肉雞出欄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初濰坊開始推廣肉禽養殖,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規模,目前全市年出欄量在2.5億只至3億只左右。

      談到今年肉鴨養殖迎來的好行情,劉炳義說,我市肉鴨主要是國內銷售,占到98%左右,只有極少一部分出口國外。在國內主要銷往南方。因為前段時間南方發生水災,肉禽病死率較高,導致種鴨存量嚴重不足,肉鴨存欄量大大降低,供不應求,使得我市肉鴨養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30年時間里,肉鴨養殖市場從來沒有這么火過。現在一只‘合同鴨’的利潤到了近兩元錢,而一只‘社會鴨’的利潤已經達到了6元錢。水漲船高,肉鴨種苗現在也賣到了9元錢。”

      劉炳義還告訴記者,肉禽養殖行情并沒有嚴格的規律可循,受市場供求變動影響較大,一般來說三四年一個周期。他個人認為,這波好行情能持續到明年春天。他建議養殖戶,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最好養“合同鴨”,雖然利潤低,但手握保底回收合同,風險也低。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由于肉禽死亡原因不好界定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市肉鴨、肉雞養殖方面還沒有合適的農業保險品種可以普及推廣。

      影響 白條鴨漲價烤鴨滯銷

      11日下午,記者在濰坊城區調查中發現,白條鴨的價格與年初相比上漲了一倍多,市面上銷售的烤鴨每斤價格也上漲了2元錢。

      當天下午5時左右,記者在奎文區早春園南巷一家銷售真味鴨的店鋪前看到,往常已經是烤鴨銷售的高峰時間,有時候甚至要排起長隊,如今顧客卻沒有幾個。記者還未走近,就聽見店主在和顧客談論:“鴨子漲錢太厲害了,生意不好做。”店主一邊說一邊搖頭。

      店主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春天的時候,白條鴨每斤只有2.7元錢左右,現在漲到了6.5元錢。做烤鴨的原料除了白條鴨之外,花生油、白糖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兩樣的價格今年也是不斷上漲。

      “一只烤鴨重約2斤,以前一只烤鴨賣12元,現在賣16元還不賺錢。因為漲了錢,買烤鴨的顧客也明顯少了。”她煩惱地說。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0-11-18 12:09:40 | 只看該作者
    羽絨服價漲三:美軍換裝成漲價元兇?
    2010-11-16 14:08:00    作者:   來源:山東商報  

    從濰坊臨朐的養鴨大棚到省城濟南的羽絨服柜臺,伴隨著“千年極寒”的傳言,一片鴨毛繞了大半個中國,身價也翻了數十倍。如今,雖然毛鴨價格漲得很快,但鴨苗、飼料上漲也很快,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陳延朋選擇了風險較小的合同鴨。




      從濰坊臨朐的養鴨大棚到省城濟南的羽絨服柜臺,伴隨著“千年極寒”的傳言,一片鴨毛繞了大半個中國,身價也翻了數十倍。途中所到之處,主人們無不愁眉苦臉。記者通過采訪,力圖還原這片鴨毛的漲價之旅。

      本版撰文 記者 陳川

      農民養鴨像炒股

      養殖成本十萬計

      這一天是臨朐縣冶源鎮界首村養殖戶陳延朋進鴨苗的日子。他的養鴨棚位于村北的山嶺上,兩間棚,每間可以容納3000只肉鴨。一大早他就來到棚里,收拾干凈,等待鴨苗孵化場的送貨車。

      雖然有兩間棚,但因為妻子抱病在身,陳延朋一個人操持不過來,所以這次只訂了3000只鴨苗,一間棚的量。臨近中午,來自臨朐東城區孔村孵化場的鴨苗終于運抵。陳延朋喊來臨近的養殖戶,大家一起將拳頭般大小、嗷嗷待哺的小鴨苗移進溫暖的養鴨棚里。

      這是他今年養的第二茬鴨,也是一批合同鴨。每只單價已經達到8元錢,3000只鴨苗就是2.4萬元。而在去年價格最低時,一只鴨苗才1元多,如今已經漲到8元錢,一年時間翻了近八倍,已是歷史最高價。

      在當地,養鴨業有合同鴨和社會鴨之分。所謂合同鴨就是養殖戶與肉鴨加工廠簽訂供貨合同,由肉鴨加工廠提供鴨苗,待肉鴨長成后,養殖戶也必須將鴨賣給簽訂合同的加工廠。合同鴨的好處就是養殖戶承擔的風險小,但利潤也相對薄一些。

      而社會鴨,顧名思義,是養殖戶自己購買鴨苗,承擔所有風險,自主銷售。如果毛鴨價格上漲較快,養社會鴨的農戶盈利空間就會放大,反之,毛鴨價格下跌,養殖戶不僅掙不到錢甚至會賠本。

      如今,雖然毛鴨價格漲得很快,但鴨苗、飼料上漲也很快,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陳延朋選擇了風險較小的合同鴨。

      接下來,陳延朋開始為鴨棚里3000多張嗷嗷待哺的嘴找飯吃。從一只拳頭大小的鴨苗到六七斤重的肉鴨,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按照兩斤料長一斤肉的比例,這批鴨需要吃掉超過18噸的飼料。按照生長過程,需要分別喂養1號料、2號料和3號料,其中3號料用的最多。目前1號料的價格為每噸2985元,2號料的價格為每噸2935元,3號料的價格為每噸2885元。1號料因為要喂給鴨苗吃,質量最好,因此也最貴。而在今年年初,這種料才剛剛突破每噸2500元。

      照此計算,18噸飼料需要花費近5.4萬元。這對陳延朋的家庭來說是個驚人的數字。最后,他咬咬牙先從五井鎮的一家飼料廠進了10噸飼料,以應付眼前的3000多張饑餓的嘴。

      有了吃的還不夠。陳延朋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家禽傳染病,這也是任何一個養殖戶不可回避的問題。病毒看不見摸不著,但在一夜之間,就能讓一個養殖戶的所有努力化為烏有,血本無歸。

      在諸多病毒中,禽流感危害最大。因為,近幾年,當地政府開始免費向農戶推廣使用禽流感疫苗,很有成效。此外,在40多天的生長周期里,正常情況下,肉鴨還要打各種各樣的預防針,病了要找獸醫瞧病,而這些都是農戶自掏腰包,每只成本高達1元錢。在沒有流行性疫情的情況下,3000只鴨的藥費需要3000多元。

      秋季的魯中山區,氣候宜人,小鴨漲得也快。對陳延朋而言,更重要的是好天氣為他省了錢。夏天太熱,養鴨棚需要降溫,冬天太冷則需要保溫。這一降一升,養殖戶就需要付出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元的費用。其中冬天保暖費用最高,一間200平方米的養殖棚,需要安裝燒煤的取暖爐,24小時不間斷供暖。

      在界首村,像陳延朋這樣的養鴨戶多達100多戶,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口靠養鴨致富。3000只的規模在村里只能算小戶。然而就是這3000只鴨,不算日夜操勞,陳延朋支出了2.4萬元的鴨苗錢,5.4萬元的飼料錢,還有3000元的醫藥費。在這個溫度適宜的季節,陳延朋的養殖成本已經高達8.1萬元。而一些萬只以上的大戶,養殖成本也超過20萬元。而在十幾公里外的臨朐縣城,20萬元能買得上一套像樣的樓房。

      如此高居不下的養殖成本,對一個農戶而言,就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任何的風吹草動,一場瘟疫、一次降溫、一點失誤就可能導致血本無歸。

      鴨絨一年漲三倍

      都是美軍惹的禍?

      經過40天的生長,如今陳延朋養的鴨子都已經長到了6斤重,到了該出欄的時候了。捉鴨、裝車、運送,3000多只肥胖的鴨子被送到4公里外的山東三和鴨業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

      對這家臨朐最大的肉鴨加工企業而言,3000只鴨還不到他們一天加工量的十分之一。在這里,每天有3.5萬只肉鴨被加工成白條鴨,然后被運往全國各大城市銷售。制作羽絨服用的主要原料鴨絨也來自這里。

      一天3.5萬只鴨,都要人力去拔個精光,勞動力密度和強度可想而知。

      公司負責人李英告訴記者,正因為如此,與鴨肉論斤定價不同,鴨毛在收集時是按只定價,銷售時也是按只賣。因為勞動量巨大,許多工人都不愿干,工資待遇也是一提再提。目前拔鴨毛的工資標準已經從前幾年的每只一毛錢漲到了每只一毛八分錢,幾乎翻了一倍。如果動作熟練,一個工人一天能完成400只鴨的拔毛任務量。工人數量占據了生產線的八成,是公司最大的一項工資支出。

      一只6斤左右的肉鴨,身上的鴨毛約有0.12斤。每天,3.5萬只鴨的加工量也就意味著3000多斤的鴨毛產量。鴨毛在屠宰流水線上被拔下后,就要被轉移到另一條流水線,經過簡單的消毒、烘干,然后才能裝包備運。

      在烘干車間,空氣中漂浮著烘干后的鴨絨,曹師傅正和工友將一袋袋還滲著血水的鴨毛倒入清洗機,而在車間的另一頭,已經加工完的鴨毛像雪花一樣堆了一地,等待裝包。每天,這里要運走30袋經過簡單處理的鴨毛,每袋100多斤。5名工人的月工資都是1300元。

      在車間對面的二層小樓上,來自浙江蕭山三弘集團的采購員曾煥文就住在上面。按照當前的行情,目前的鴨毛出廠價已經漲到每只1.8元。按照每只鴨出0.12斤毛計算,每噸鴨毛的出廠價達到了3萬元。

      作為公司派駐到廠家的長期采購員,兩年來,蕭山人曾煥文見證了鴨毛采購價格的飛漲。兩年間,鴨毛最低時出現在去年夏天,每只0.3元,約合每噸5000元,最高時是今年秋天,達到每只2.5元,約合每噸4萬元。目前的價格,每只1.8元,還算比較平穩。

      每隔幾天,曾煥文就會將鴨毛裝車運往蕭山三弘集團設在德州慶云的一家大型加工廠。在這里,目前每噸鴨毛的加工費用是5000元。

      按照慶云加工廠的測算,經過深加工后,只有12%的鴨毛能夠成為優質鴨絨,進入羽絨市場,其余大部分是品質較差的低檔羽絨,還有一部分化為肥料或飼料。

      在德州慶云經過深加工后的成品鴨絨很快被送到浙江蕭山。蕭山是全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羽絨交易中心。

      蕭山三弘集團便是當地羽絨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從去年10月份開始,國內羽絨市場形勢急轉直上,鴨絨價格也跟著從10萬元一噸,一路漲到了10月份的30萬元,近期有所回落,但也要25萬元左右。

      而在曾煥文這些蕭山人看來,國內市場價格的猛增與國際市場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美軍的大批采購。曾煥文介紹,羽絨服、羽絨被和羽絨墊等羽絨制品除了被美軍士兵廣泛使用外,美國軍工企業也多在冬季使用鴨絨為武器保暖,保持武器性能。“軍工企業的使用量非常大,一般每三年更換一次,國際羽絨價格也跟著每三年漲一次,業內俗稱‘美軍行情’。”

      濟南

      羽絨服價漲三成

      千元一件不稀罕

      進入9月份以后,周強開始忙了起來。作為威海市一家羽絨服企業的采購經理,隨著羽絨服加工旺季的到來,高居不下的羽絨價格令他頭疼不已。20萬元、25萬元、30萬元,在浙江蕭山,每噸鴨絨交易價格的任何一次變動都令他心驚肉跳。

      周強介紹,在羽絨服的生產成本中,羽絨約占四分之一,膽布、里布和毛條等布料約占四分之一,輔料占四分之一,其余是加工費用。按照公司的生產進度,在冬季來臨之前,他需要采購上百噸鴨絨、布料和毛條。如果只是鴨絨價格上漲,企業尚能應付。但現在的問題是,幾乎所有原料都在上漲。而工人的待遇也剛剛上調兩成多。而企業的毛利潤只占不到10%,根本無法消化急速上漲的原材料價格。

      接下來的十一黃金周,他幾乎一天未休,全部忙著跟經銷商修改合同,調高價格。如果按照他們年初簽訂的合同價格供貨,周強的公司不僅會無利可圖,甚至出現大幅虧損。

      一番交涉下來,公司今年的銷售情況可想而知,大批經銷商選擇退貨觀望。周強了解了多家省內羽絨服企業,同行們的處境也都一樣,滯銷已成定局。

      而在濰坊青州的坦博爾服飾有限公司,進入11月份,公司所有的高層領導全部傾巢而出,奔赴各地抓銷售。公司辦公室負責人也以工作繁忙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11月13日正好是周末,隨著一股冷空氣襲來。濟南市區的氣溫驟降,市政部門也開始啟動試供暖。家住舜玉北區的王婷卻沒心情宅在家里躲避寒冷,聽說今年羽絨服的價格漲了不少,她打算趁著寒冬剛剛開始,為自己添一件羽絨服。中午時分,暖陽高照,她約上閨密出了門。

      “多少?980元!”走進泉城廣場附近的一家商場,王婷看中了一件黃色的長款羽絨服,盡管她對漲價已有心理準備,但翻過價格牌一看,上千元的價格還是讓她頗為吃驚。逛了一圈下來,她為難起來。三四百元一件的羽絨服也看了不少,但要么是去年的舊款,要么是鴨絨含量少,都不太合適,而凡是樣式新穎,自己能相中的都接近八九百元。

      面對高漲的價格,面露難色的不僅是顧客。入冬以后,廠家都紛紛調高了今年新款羽絨服的出廠價格,再算上商場近三成的抽成,經銷商調高價格也是迫不得已。

      “價格比去年同期高了至少30%,銷量肯定受影響,很多顧客都被嚇跑了。”曹大姐透露,如今逛商場的顧客,看的多買的少。雖然羽絨服單價提高了,但銷售額卻大不如往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1-18 13:58:4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11-18 21:06:1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提供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2-8-21 19:07:11 | 只看該作者
    全去賣苗算了:lol: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2-11-1 21:35:40 | 只看該作者
    {:5_291:}: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3-5-25 00:30:59 | 只看該作者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3: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郸城县| 随州市| 临猗县| 山阴县| 黎平县| 瑞安市| 安丘市| 长葛市| 敦煌市| 黄平县| 民和| 南充市| 滨海县| 丘北县| 绍兴县| 益阳市| 湖南省| 沁水县| 鄂州市| 伽师县| 屯昌县| 贡山| 罗城| 恩平市| 西乌珠穆沁旗| 黄陵县| 麦盖提县| 罗江县| 霸州市| 老河口市| 八宿县| 楚雄市| 苗栗县| 吉安县| 洛南县| 通州市| 新绛县| 乌兰察布市| 贵港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