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38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肉牛產業亟待走出效益低谷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16 11:3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歡迎大家加我的QQ:1482710112溝通交流!
      中國肉牛業是改革開放以后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十一五”的這幾年,我國肉牛生產平穩發展,各主產區出欄年均增幅大約在4%左右。但由于消費需求增長較快,肉牛生產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產不足需的狀況,屠宰加工企業普遍出現“肉荒”。
      據統計,2009年我國鮮凍牛肉的出口量為13395.34噸,比2006年減少104.91%;進口量為14158.44噸,比2006年增長1119.7%。當前,在擴大內需的宏觀形勢下,肉牛產業應當成為我國農業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因此,當務之急是從轉變肉牛產業發展方式的高度出發,全面提升肉牛生產效益,讓肉牛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突破式發展。
      自1992年以來,農業部在我國農區推出了“秸稈養畜示范縣”項目建設。項目主要著眼于充分利用農區的秸稈資源,開發和推廣秸稈青貯技術、秸稈氨化技術以及秸稈養牛技術,通過深入挖掘秸稈飼料資源和適當補充精料(包括飼用谷物、糠麩及棉籽餅、菜籽粕或大豆粕等),大力發展農區草食家畜生產,重點就是發展肉牛生產。項目推動了全國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到2000年末,全國牛存欄量達到1.29億頭,年出欄肉牛3964.8萬頭,牛肉產量532.8萬噸。我國肉牛生產從牧區向農區轉移,形成了以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四省為中心的“中原肉牛帶”。中原四省的牛存欄量占到全國總存欄量的約1/4,牛肉產量已經占全國總產量的近一半。近年來,東北地區的肉牛飼養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我國第二個肉牛帶——“東北肉牛帶”。
      “十一五”期間,兩大肉牛帶出現了勞動力轉移加速、農業結構調整加速的新形勢,肉牛養殖也出現了新狀況。到2008年,全國肉牛存欄量下降到1.06億頭;到2009年,我國鮮凍牛肉的凈出口額達到4年中最低值。下滑的原因是養牛效益低下。有調查顯示,我國肉牛養殖業的凈利潤年際間變化幅度較大。“十五”期間的頭兩年,每頭肉牛平均獲利在800元左右,2003年急劇下降到200多元,2004年又回升到843元,2005年獲利不到600元。“十一五”期間,不同區域、不同養殖模式雖然形成了不同的養殖效益,但從今年上半年各地畜牧部門的統計看,農戶養殖一頭育肥牛獲利就在五六百元。利潤的大幅度遞減,成為農區肉牛養殖業發展遲滯的關鍵。
      肉牛養殖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市場需求旺盛,成本迅猛增加,但肉牛銷售價格低迷。2009年,我國牛肉價格最高值出現在春節前夕,市場價達到每公斤29.2元,比上年同期漲1.6元,比上年最高價格降0.3元,之后的10個月始終保持在27~28元。這樣的價格,只有部分基礎母牛存欄數在30~5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企業處于盈利狀態,多數規模化養殖企業還是虧損。由于地域分布的特點,平原地帶的肉牛養殖模式多采用全舍飼喂養,飼料來源主要依賴秸稈和精料。由于近年來飼料價格上漲,加大了養殖成本。還有一個成本來自牛源緊缺。目前,我國肉牛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仍然相對獨立,資源整合度不高,母牛養殖缺乏產業鏈上下游的支持,生產材料的購買、凍精品種的選擇以及犢牛、架子牛的銷售沒有形成高效穩定的供應鏈條,加之市場的無序競爭現象嚴重,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很難控制成本,母牛養殖難以獲利,使得生產上出現“牛荒”。
      這一切表明了目前我國肉牛產業化經營嚴重滯后,產加銷嚴重脫節。目前,我國肉牛主產區主要肉牛飼養模式是“以千家萬戶分散飼養為主,以中小規模育肥場集中育肥為輔”,這是符合目前國情的飼養模式。但在這一模式下如何強化產業化經營,亟待破題。與國外產業化程度很高的肉牛業相比,我國的肉牛業的經營在飼養水平、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和抗市場風險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提高我國肉牛業的產業化經營程度,走一條集飼料生產、肉牛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才能將我國肉牛業帶上一個新的發展平臺。
      目前的肉牛產業是“給點兒效益就燦爛”。效益來源在于兩個途徑,一是政策扶持,二是產業化開發。“十二五”期間,肉牛產業要實現突破式發展,國家應該通過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切實引導并鼓勵發展肉牛產業化經營。要設立肉牛大縣扶持政策,提升產區政府發展母牛生產和規模養殖的積極性。加大對規模化母牛養殖的信貸扶持,鼓勵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肉牛行業。引導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扶持起一批致力于牛源基地建設的龍頭企業。對肉牛良種工程建設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推進品種的選育及開發利用。
      這種較長時期的全行業效益低迷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各級政府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政策扶持上再上一個新臺階,讓“十二五”的肉牛產業為農民增收做貢獻,為擴大內需立新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1-16 19:02:29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每頭肉牛平均獲利多少啊?300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8: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加查县| 莱阳市| 甘泉县| 宁海县| 岳普湖县| 西丰县| 民乐县| 海口市| 沅陵县| 仙桃市| 浑源县| 兴文县| 嵊泗县| 涿鹿县| 蒲江县| 无极县| 奉贤区| 西平县| 天全县| 河曲县| 太原市| 玉龙| 灵山县| 息烽县| 许昌县| 宜兴市| 宁晋县| 鲜城| 衡南县| 盘山县| 汶上县| 鄂温| 大安市| 万安县| 廉江市| 碌曲县| 岫岩| 夏河县| 贺兰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