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講稿:精準作業就是降本增效
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昨天我們的要求是用心把事情做好,然而在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把事情做好就夠了嗎?回答是否定的,做好還遠遠不夠。凡事要做到精準,什么是精準,如何才能做到精準,精準帶來的好處又是什么?
精準作業是從優秀邁向卓越的必經之路,要用標準化操作來推動精準作業。近日,在電視上看到一則趣事,德國人看著中國的菜譜卻做不出菜來,我看后深有感觸。隨意性較大的中國烹飪,一大特點就是模糊,“鹽少許,油少許”,弄得非常注重多少克多少克的德國人乃至整個西方人無所適從。沒有清晰的標準、沒有精準的操作過程描述,成為影響中國菜步入國際連鎖軌道的一大障礙。這讓我聯想到公司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的精益化管理提升戰,技術創新突破戰,營銷整合加速戰,服務質量提高戰,都是提高公司實力與競爭力的關鍵,而打好這些戰役就意味著公司優勢的不斷創造與凸顯,只有通過標準化操作,精準作業才能進一步實現這些目標,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只有整個產品實現過程都做到精準作業才可以實現成本優勢、服務優勢、創新優勢、與營銷優勢,這就明確告訴我們什么是精準的道理。
如何才能實現精準作業,是我們目前要努力探索、嘗試的一個實踐性工作,公司各部門、各崗位、各環節,需要制定科學詳細的標準規范,在操作崗位上形成統一的思想和行動。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來操作,其產品都無差異。精準作業帶來的結果是:生產事故少,工作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劣質成本被遏制。要實現精準作業需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是人,一個是規程,要在需要人為控制的環節把精準操作貫徹下去,首先要提升每個人的操作水平。通過操作技能的培訓讓每一名職工都能按統一標準操作,每個崗位要以操作最好的職工為標尺,來總結標準化操作過程。把好方法、好經驗、好成果,不斷納入到規程中,固定在手冊里,再用這個新標準培訓崗位職工,使之達到統一標準。只有讓崗位上的每個人都掌握了先進的方法,一流的標準,精準的作業,才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在我們微利化的飼料行業,面對各種不利的因素、競爭、壓力,要發展,要為廣大農民朋友造福就必須處處尋找降本增效的方法,處處用精準作業來規范。要精準地把一個優秀的產品送達用戶,從原料到生產到銷售都非常關鍵。做精準的配方是關鍵的第一步,配方是否精準直接關系到每個產品的成本,精確控制每一種原料,并嚴格按每種原料的實際檢測營養指標入配方,才能保證不浪費每一分錢,因為任何產品每稀里糊涂地高出0.5個蛋白,就意味著至少浪費了40塊人民幣。每種飼料,都由至少30多種原材料組成,只有通過精準的生產作業才能實現最大限度地還原配方,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每一步都非常重要,領料,稱量,投料,混合,打包,入庫,只有步步精準才能避免事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為每次出現不合格,每次返工都會造成生產成本的翻倍增長;每次產品的營養指標出現波動都會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營養超標意味著浪費成本,每高出一個蛋白就相當于把80塊錢拱手送人,而營養不達標則會造成產品缺陷,客戶抱怨,市場丟失等更大的損失。除此之外,精準的成本核算分配,精準到位的服務也同樣重要。
實現我們企業的愿景,需要精準作業;實現我們個人的理想,需要精準作業;實現一切的進步,需要精準作業。如何才能始終不渝地做到標準化操作,實現精準作業。要靠我們的意志,要靠精神的力量,只有內心深處頑強的精神才能使一個人變得強大無比,要靠正確的方法,要靠合理的流程,要靠科學的步驟。要通過精準作業實現降本增效需要我們全員參與,并持續努力。有了精準作業的目標,就需要我們拿出行動,付諸實施。理想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珍藏的,付諸行動才能讓夢想成真,要立即做事情,而不是經常擺出要做事的姿勢。工作中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獲得成功。只有不斷渴望成功,才能超越自我,釋放出最大的潛能!
降本增效這四個字是我們生存,發展,強大的法寶,而精準作業則是唯一能使該法寶法力無邊的魔法棒,每種測出精準營養指標的原料,每個精準的配方,每次精準的領料、發料,每次精準的稱量,每回精準地啟動設備,每次精準的發貨,每個精準的微笑,都意味著低事故率、高生產率、高服務效率和高的效益。做好產品需要產品實現過程,各環節的精準作業,做強公司需要各部門、各崗位的精準作業。精準作業就是降本增效,精準作業就是不斷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法寶,精準作業就是實現卓越績效的階梯,讓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攜手向精準作業邁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