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連玉米期貨震蕩收低。其中主力1109合約開盤2357元/噸,最高2440元/噸,最低2305元/噸,收盤2334元 /噸,下跌23元或0.98%。美國農業部報告利多,對玉米走勢帶來支撐,不過玉米價格持續走高,獲利盤壓力偏大,同時國內玉米供需格局寬松,國家調控預期強烈。不過目前來看,現貨價格依然堅挺,下行空間受到制約,后市恐慌情緒消退,市場價格有望趨穩。
美國農業部(USDA)11月份月度供需報告預計美國2010/11年度玉米產量為125.4億蒲,略低于市場平均預測的125.45億蒲(預估區間122.28億-126.85億蒲);預計美國2010/11年度玉米結轉庫存為8.27億蒲式耳,低于市場平均預測的8.4億蒲(預估區間 6.08億-10.48億蒲)。從報告數據來看,美國玉米供需格局進一步趨緊,低于預期表現也為市場帶來意外提振。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0/11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測數據略微下調到了8.185億噸。相比之下,早先的預測為8.197億噸,上年為8.136億噸。 2010/11年度全球玉米出口量將達到9320萬噸,略低于早先預測的9340萬噸,上年為9260萬噸。2010/11年度玉米期末庫存將達到 1.292億噸,相比之下,早先的預測為1.324億噸,上年為1.48億噸。
國內方面,目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均升至歷史高位,而為了穩定糧食價格國內出臺各項調控措施,國儲部門加緊對谷物、糖類的拋儲,對棉花價格的持續攀升也不斷發出警示性信息。而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物價,國家抑制通脹的意圖逐漸顯現,央行各項舉措也從宏觀層面加緊對市場流動性的控制,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逐漸減弱,恐高情緒開始積累。
另外,本周國家玉米銷售量繼續調整,東北央儲計劃銷售30萬噸,實際成交6.83萬噸,成交率22.91%,成交均價1618元/噸。實際成交113.38萬噸,總成交率75.74%。成交價格在1960之上。
綜合來看,國內現貨玉米價格堅挺,農民存在惜售心理,新糧上市量偏少。政策面利空影響逐漸顯現,央行加息和提高準備金率的舉措向市場釋放強烈控制通脹信號。而10月份國內CPI價格指數創下新高,進一步加深調控憂慮。與此同時,國內玉米供需格局較為寬松,玉米價格持續走高動力不足。但是,由于國內需求增長強勁,玉米現貨價格持續堅挺,加上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普遍惜售,預計國內玉米價格難以大幅回落。(科創信息 王云漢)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