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國乳業的“風暴”來了。
10月19日國務院剛剛發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劍指三聚氰胺。
國家質檢總局11月4日發布備受社會關注的《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和《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
今天,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肖兵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一系列動作將加速國內乳業洗牌,“這是國家在三聚氰胺事件后,重新搭建整個乳業的生產資格審查和質量監管體系,不只是嬰幼兒奶粉”。
所有乳企須重新申請生產許可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上述通知規定,至2011年3月1日,凡未重新獲得生產許可的,依法停產。
根據《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的規定,采購制度應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進行三聚氰胺等檢驗;企業須具備三聚氰胺檢驗項目相關檢驗設備及能力,不得委托檢驗。
企業:可能推高乳品價格
11日,記者致電本地多家乳企,大部分公司均表示消息很突然,將立即組織討論研究對策。
湖南陽光乳業市場部部長張強告訴記者:公司已經著手許可證的辦理,“對大型企業而言,新的門檻不是問題,對中小型企業而言則很難過關”。
張強介紹,一套檢測設備需要三四十萬元,小型乳企很難置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企負責人稱:“這次新規對企業增加設備、能源硬件指標和專業人員配備等軟件指標,都提高了門檻,在造成行業洗牌的同時,也可能推高乳品價格”。
蒙牛乳業新聞發言人姚海濤對媒體表示:因為申請許可證,大企業可能面臨包材損失,“不知道在這方面國家有沒有給企業一個緩沖期”。
專家:小乳企將面臨洗牌
即使是在乳品行業呆了幾十年的肖兵南,也對國家密集出臺乳業新規表示“驚訝”。
肖兵南表示:此次多條新規齊出,是國家欲借此對國內現有乳企進行“排查”。此前,國家及行業協會雖統計過國內乳業企業,但只涉及到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小企業并不在統計范圍內。
“小企業因為成本考慮,在質量監管上容易出問題”。肖兵南認為:很多小型乳企可能邁不過這道坎, 因為,大部分小型乳企無法配備相關檢測設備,達到硬件指標,“這很現實,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就有很多小型乳企因為交不起檢測費而停產”。
業界觀察
“嬰兒配方奶粉新國標已成世界最嚴格標準”
近日,貝因美集團董事局主席謝宏在其博客中撰文表示:目前的嬰兒配方奶粉新國標已成全世界最嚴格質量標準。
配方奶粉新國標之嚴,首先在于其“不嚴”,謝宏分析:新國標沒有明確列出哪些物質是不允許添加的,而是采用“不應使用危害嬰兒營養與健康的物質”這一無邊界的規定。
“其實,越是無邊界的要求越是嚴格,最大程度的保證安全標準不被鉆空子,不被潛規則,正是新國標嚴謹性的體現”。
此外,配方奶粉新國標之嚴,更在于其對配方的“密”要求。
謝宏稱新國標不僅劃定了各主要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比例范圍,更對特定營養物質在營養素大類中的占比做了明確的規定,如“乳糖占碳水化合物總量應≥90%”,“各必需與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值推薦表”等。
謝宏認為現行標準“甚至大大超出了歐、美、日等先進生產國標準”?!斑@意味著消費者利益受到更嚴格保護,但把更大挑戰留給了生產廠家,特別是會打擊不夠專業之廠家及投機分子的利益”。
本文來源:三湘都市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