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欄是為出生到斷奶階段犢牛而設計。目前規模化的牛場均設有單獨的犢牛欄,常用的犢牛欄主要有室內犢牛欄和室外犢牛欄或犢牛島兩種,應根據氣候的不同選擇犢牛是在室內飼養還是在室外飼養。一般來說,氣候適宜的情況下,犢牛出生后即可在室內犢牛欄中飼養,7天后轉入室外犢牛欄或犢牛島中飼養。犢牛欄或犢牛島要求清潔干燥、通風良好、光線充足,防止賊風和潮濕。
一、 室內犢牛欄
出生犢牛的體重在40千克左右,體長為80——100厘米,體高在80——85厘米,因此犢牛欄長、寬、高可以分別設計為15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犢牛欄側面用木條隔開,這樣可防止犢牛互相吮舐;底部用木制漏縫地板,在木板上放置一些干燥的墊草。犢牛欄正面為向外開的門,并采用鍍鋅管制作,并在下方裝有兩個活動的鐵圈和草架,鐵圈可供放桶或盆,以便犢牛喝奶后,能自由飲水、采食精料和草。
二、 室外犢牛欄
一般在氣候適宜的季節或地區,犢牛出生后7天即可在室外犢牛欄飼養。室外犢牛欄是一種半開放的犢牛欄,由側墻、頂板及后墻圍成。在室外犢牛欄的前面設有運動場,給犢牛自由活動的空間,有利于犢牛的生長發育。運動場前側由鍍鋅管圍成柵欄狀,圍欄長、寬、高分別為200厘米、120厘米和100厘米,兩側用鐵絲做成網狀。圍欄前設喂乳槽和飲水桶,以便犢牛的采食飲水。室外犢牛欄應設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靠近產房。
室外犢牛欄應保持清潔、干燥、衛生,勤換墊草。犢牛欄的后面應設一窗戶,冬天關,夏天開。犢牛在室外犢牛欄內飼養55天左右,斷乳后即可進行小群飼養。
三、 犢牛島
將犢牛島放置在草坪上,為犢牛提供接近自然的飼養環境;在犢牛島的前面設置一運動場,讓犢牛有一定的運動空間;運動場圍欄由鐵絲網做成,圍欄前設喂乳槽和飲水桶,以便犢牛的采食飲水。
犢牛島可以定期移動、消毒,有利于草坪恢復和殺滅病原菌,提高犢牛的存活率。隨著日齡的增加,犢牛島的尺寸由小到大,有利于犢牛生長發育的需要,這樣飼養的犢牛后腿結實,蹄子健康,同時減少醫藥費用,降低死亡率。
犢牛島的休息區由強化聚酯玻璃纖維材料(或其他隔熱材料)制成,因此可使犢牛免受紫外線輻射和熱輻射的影響,還能防風,其白色的表面還能反射太陽光,從而使犢牛島內即使在外界高溫的情況下內部還能保持涼爽,這樣可以做到夏季防暑,冬季保暖。
犢牛島的整體塑造無接縫,內部易于清潔,減少犢牛的患病率,同時也降低了飼養成本,其使用年限一般為10——20年。
本文來源:乳業時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