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健是一個很廣的概念,它關系到畜禽健康生產的各個環節,不僅包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畜禽免疫與健康狀況檢測、畜禽生活環境控制,還包括獸藥和消毒劑的質量控制與應用方案、生物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控制等畜禽生產的全過程。所以動物保健中心在農牧食品“一條龍”企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為畜禽養殖提供著技術引導與技術支持的作用。隨著集約化養殖的推進,畜禽健康與否關系著養殖業的成敗,因此,動物保健中心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筆者根據工作實踐,對動物保健中心的運作模式中的關鍵環節進行簡要闡述。 一、組織與人員
動物保健中心是一個技術部門,同時也是一個監督部門,其應是在總經理的直接領導之下,以更好的完成技術的貫徹及對其它養殖部門的技術落實監督工作。動物保健中心必須保證組織的相對獨立性,并且其職能的發揮離不開公司總經理的直接協調,如果動物保健中心與其它生產部門一樣,具有了完全獨立性,譬如,在集團垂直經營的模式下,動物保健中心的技術職能及監督職能將是無法實現的。在內部技術部門設置上,應包括微生物檢測、血清學抗體檢測及病理診斷三個部分。并且,動物保健中心還應設立一個辦公室,以完成內部/外部協調,以對生產監督作用的發揮。
人員配置方面,應建立技術梯隊,因為動保中心不僅是一個技術創新部門,它同時承擔著畜禽健康狀況的日常檢測,即一部分繁重的檢測操作工作,所以,在人員學歷配置方面,應合理設置,在整個技術團隊中,應有高學歷/高水平的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與帶動,同時也要配備一部分學歷相對較低的人員進行基礎的實驗操作。如果整個動物保健中心全是高學歷人員,則造成資源的浪費,且日久天長將消磨掉高學歷年輕人員的工作熱情;如果全是低學歷人員,則會造成動物保健中心的活力與意識的不足。
二、實驗條件
實驗條件往往是根據公司的經營需要進行配置的,可進行較高級別的配置,也可進行基礎配置。基礎檢測實驗室往往包括常規畜禽微生物檢測、環境微生物檢測、常規血清抗體檢測、酶標檢測、獸藥含量、安全性及藥物敏感性實驗、消毒劑含量及效果檢測,在一些配置較高的實驗室進行PCR/熒光PCR檢測、基因芯片檢測,還有一些實驗室根據需要增加了畜禽用煤發熱量的檢測。動物保健中心可以涵蓋與畜禽生產有關且公司需求的各個檢測手段,從生產的各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以對畜禽養殖進行一定的保障。
在實驗室的規劃上,應按照生物安全防護二級水平進行設計并在日常檢測中予以落實,應建立人流物流專用通道,設立緩沖間,盡量做到檢測流程的單向性。對于廢棄物,應進行確實有效的無菌化處理,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在公司支持的情況下,完成對檢測實驗室部分的CNAS認可,以提高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質量。
三、動物保健中心必須推行檢測標準化建設
動物保健中心肩負著重要的檢測職能,動物保健中心的技術結論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日常的檢測,所以,檢測的準確性在整個動物保健中心的運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個正確的檢測結論可以促進畜禽生產的發展,但一個錯誤的檢測結論不但不能促進畜禽生產的發展,它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檢測準確性是動物保健中心的一條生命線,也是體現技術權威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標準化建設方面,首先要建立檢測質量主管負責制,由各科室主管對檢測過程進行監督控制;其次,應檢測標準書面化,并對標準進行絕對的執行,對于現場無法實現的操作,應及時對檢測標準進行修改,做到可循有章;三、檢測標準化的落實,離不開日常的技術指導與監督,所以各科室檢測主管的培訓與監督責任將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四、ISO17025體系將對檢測標準化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體系的運行,需要一定的成本,并且對于部分相對老的檢測人員來說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所以這也成為很多人抵制ISO17025體系在農牧企業動物保健中心推廣運用的理由,但是,ISO17025體系對于檢測標準化的提高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診斷試劑的質量控制、培養基的質量控制、定量檢測、檢測記錄及檢測報告的控制、檢測設備的管理方面起到了檢測質量的保障作用。
四、動物保健中心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
動物保健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常規的化驗室,其應發揮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優勢,針對動保范圍內開展一定的科研項目,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因為生產中會存在一些非常規的問題及產品效果評價,都需要動物保健中心提供科學的數據進行參考,這也是證明某些商家謊言的基本手段,所以,動物保健中心應承擔起科研方面的責任,以對生產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再,動物保健中心的科研能力也可與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來實現,科研院所發揮其實驗技能的高端性,但企業的動物保健中心發揮其了解生產、貼近生產的特點,以使科研項目的實用性及科學性增強。并且,作為企業的動物保健中心,可通過一定的科研項目實施,提高整個中心在行業的知名度,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為社會創造更高的價值。
五、動物保健中心的對內學習與對外交流機制并舉
任何一個團隊,都離不開學習,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使一個團隊具有生機與活力。在整個飼養領域及獸醫領域,技術發展與技術觀點日新月異,動物保健中心作為一個技術部門,其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顯的更加重要,所以,必須把動物保健中心的學習當作一項必要而且重要的工作來抓。施行對外交流,能使中心內部的技術觀點得到優化,也使動保中心的技術水平跟上當前飼養獸醫學科技術發展的步伐,施行內部學習,提高動保中心內部技術觀點的全面性與深入性,彌補當前對外交流只針對熱點問題探討的弊端。在我本人所處的團隊中,對于學習方面,我是持如下觀點與落實的:1.內部學習,每2周一次的內部學習討論會,設定技術專題,采用中心人員自愿報名與輪流的方式進行,采用幻燈片授課的方式,每次時間設定在半個工作日,學習內容涉及動物保健領域。2.外部交流的對內匯報制度的施行,企業由于經營的需要,往往只會參加一些免費的技術培訓,參加人員返回后,要對參訓內容進行匯報與交流,特別是對于一些不同于自己動保中心的觀點展開討論與確認,以優化本動保中心技術觀點。
六、動物保健中心的技術引導與生產監督職能
動物保健中心在技術上要引導生產,同時要對生產進行監督,對影響到動物健康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以真正的保障動物的健康。在企業中,無論是技術引導與生產監督,都是通過管理手段實現的,所以,動物保健中心要深刻領會公司的經營目標,為公司的經營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既要與生產部門緊密聯系,又要與生產部門保持一定的距離,并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以實現動物保健中心的職能。
總之,動物保健中心要在內部重抓工作質量,以實現在整個公司的技術權威性,在外部重抓工作方式,以使動物保健中心的職能得到落實。在整個企業運作中,動物保健中心應肩負起農牧食品“一條龍”企業在動物保健、食品安全中的重任,為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不斷努力。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