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放國內市場后,人民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習慣起了變化,對傳統的牛、羊肉需求逐漸減少,雞肉的需求則增加。
目前蒙古國雞肉和雞蛋價格偏高,雞腿零售價格約為公斤2.5美元,每個雞蛋在0.1-0.15美元之間。因此,雞肉及雞蛋價格如能下降,必將會擴大消費,有極佳的市場發展空間。
一、蒙古國雞肉、雞蛋產量偏低
1990以后,蒙古國大部分的合作農場解體,雞肉、雞蛋的生產與供應萎縮。目前蒙古國內有六七個較具規模的養雞場,蛋雞數約有5萬只,每天產蛋量在1萬至2萬個之間。而蒙古國共有人口250萬,僅烏蘭巴托就有100萬左右,烏蘭巴托每年有1億個雞蛋的需求空間,現在的雞產量遠不能滿足蒙古國民的日常需求。
2005年以前,蒙古國國內的雞肉、雞蛋大部分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進口雞蛋衛生條件要求高,在運輸過程中,溫度、包裝、時間都會影響雞蛋的鮮度。2005年8月,蒙古國發現過境的候鳥感染禽流感死亡,蒙古國遂禁止禽類產品進口,國內的雞蛋供應一度中斷,價格也達到了每個0.2美元。
二、蒙古國發展養雞業的有利條件
蒙古國政府在2003年就確定引進外資的重點行業目錄,養雞業為鼓勵投資項目之一。養雞業投資較小,見效較快,技術易于掌握,勞動量需求也不大,按規律作業,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蒙古北鄰的俄羅斯是雞肉的凈進口國,俄羅斯政府自2003年開始對進口禽肉設限。蒙古是俄國傳統的原料供應地之一,兩國經貿關系良好,蒙古只要取得俄羅斯每年禽肉進口的少量配額,對蒙古經濟來說就算是一個規模不小的產業部門。
蒙古國獨特的自然環境可飼養附加價值高的“生態雞”,外銷鄰近的日本、韓國等經濟發達地區。所謂“生態雞”是指不吃含激素、藥殘和動物性蛋白飼料,在純凈自然環境長大的肉雞。培育方法是雛雞用飼料喂食并逐漸減量,一個月后停喂飼料,把小雞與牛、羊一起放養到草場,吃草原上的昆蟲為生。這種培育方法符合現代人消費觀念。
三、蒙古國家禽飼養投資指南
蒙古適合戶外養雞的季節每年大概有5、6個月,其他月份因為嚴寒,需要飼養在有溫度調節的雞舍。雞的代謝旺盛,對通風換氣、環境條件有較高的要求。除非自建溫室,否則家庭式養雞在當地并不合適。烏蘭巴托市每個家庭在冬季用于取暖的燃料費用,一般都在150-250美元之間。因此集約化飼養是較可行的投資方式。相對于蛋雞,養殖肉雞所需的投資配合環節較多,如屠宰、清洗、冷凍處理、冷凍運輸、冷凍倉儲等。因此要打算在蒙古投資肉雞養殖業,必須作一條龍作業投資準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