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開始,由于沿海魚資源形勢持續較差,使得國產魚粉產量也“一落千丈”,而且去年恰逢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所以,去年我國沿海魚資源情況也未見明顯好轉。不過,在今年我國沿海伏季休漁結束之后,黃渤海海域的魚況卻明顯好于去年,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與今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有關。另一方面,我國東海海域魚資源形勢相對穩定,但捕魚時間卻同比有所延后。具體JCI分析如下:
一、 北方海域魚體較大,國產魚粉產出質量不如去年
根據JCI歷史資訊,去年9月1日我國黃渤海海域伏季休漁結束以后,當地沿海魚資源情況持續不甚理想;但今年當地伏季休漁結束之后,在拉尼娜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下,黃渤海沿海魚資源情況明顯好于去年同期,且魚體也相對較大,提振了國產魚粉廠家的開工率。不過,另一方面魚體偏大的格局、加之今年9/10月份黃渤海海域氣溫較高,使得開捕以來黃渤海沿海的國產魚粉質量普遍不如去年同期。根據部分國產魚粉廠家反映,今年開捕以來國產魚粉蛋白含量多在61%—62%,但去年同期基本在64%以上。
二、 南部海域原料魚捕撈時間有所延后,可能制約當地國產魚粉產量
和北方沿海海域不同,今年9月16日東海海域伏季休漁結束之后,當地沿海魚資源形勢依然保持良好水平;但是,由于今年經濟魚價格相對較高,10月底之前多數漁民以捕撈經濟魚為主,制約了當地國產魚粉的產量。但從10月底開始,隨著經濟魚捕撈逐漸告一段落,部分漁民再度出海,預計周末捕撈情況有望明朗。不過,隨著氣溫逐漸下降,部分廠家開始擔憂沿海魚群可能遷移;
三、 近階段國產魚粉價格跟隨進口魚粉弱勢穩定
隨著國內進口魚粉價格持續弱勢運行,近階段國產魚粉廠家的開工意愿也較為謹慎,多以觀望市場為主;不過,根據JCI了解,目前我國山東地區不同規格鮮魚價格在0.76—0.86元/斤,浙江地區鮮魚價格在0.7元/斤左右,可見國產魚粉生產成本也相對偏高,這對國產魚粉存在成本支撐。所以,在比價優勢依然存在格局下,近期國產魚粉價格仍以穩定為主,根據JCI了解,目前國內普通級別國產魚粉的參考價格多在7600—8200元/噸,成交價根據不同品質存在差距。
總體來說,截至近期,今年我國國產魚粉的產量形勢相對好于去年同期;不過,根據JCI了解,10月中旬附近我國黃渤海海域捕魚量出現了下降,但近期部分業內人士反映當地魚況再度有所好轉,所以,后期我國黃渤海海域的魚資源形勢依然有待觀察。另一方面,近期我國東海地區的國產魚粉原料魚捕撈形勢即將明朗,氣溫下降是否會制約當地鮮魚捕撈量值得業內繼續跟蹤。
文章來源:博亞和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