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天(7日)是星期天,但是,對于很多乳制品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講,今天他們卻不能安心休息。河北貝蘭德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日產400噸產量的中等規模企業,公司質管部部長張俊利說,他們正在為自己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細細籌劃。
張俊利:肯定要把地面進行一些維護修養,人流物流通道再完善一下,一些設備,我怎樣去把這個環節做好,一些設備要淘汰,增加一些新的檢驗設備,確保檢驗質量,這個都要去做。
11月4號,質檢總局發布公告,要求現行所有獲得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的企業,應在年底前重新申請生產許可。明年3月1號起,沒有重新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將被停產:中國乳業從此又有了一道新“門檻”。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副司長嵇超介紹,食品安全法公布以后,國務院要求對所有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重新審查和評審,為此,國務院還專門下發文件,請質檢部門制定新的生產許可條件審查細則,他認為,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和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的制定,最終的目的是實現乳制品的安全。
嵇超:實現整個乳品和嬰兒配方粉的安全保障,對于行業來說是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對于監管部門和綜合協調部門,是提高了安全的保障能力水平。
嵇超承認,與06版的細則相比,新制定的2010版細則更具體、細致,也更嚴厲。
嵇超:這兩個版本細則的區別,一是對于生產環節本身,企業主體的責任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我們不是泛泛的提出要求,重點突出體現安全、營養等,比如說他的設備、工藝、檢測能力、人員水平,還有制度建設要更加完善、嚴密。
新的乳業細則對于低谷期的中國乳制品行業是一場及時雨,還是洪水猛獸,不同的企業給出了不同的回答,黑龍江完達山乳業,資產總額26億元:
黑龍江完達山乳業負責人:對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抬高門檻之后既規范市場的操作,也能讓民眾增強對乳品市場的消費信心,現在往往是因為某家做不好導致對整個乳業、整個產業產生不良影響。
河北貝蘭德乳業有限公司就沒有完達山那么底氣十足了,需要應對的,有很多:
河北貝蘭德乳業負責人:對我們來說就是增加一些檢驗設備,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有可能占用我們一大部分流動資金,包裝,在前一段發了66條標準以后,我們包裝就已經在改了,肯定會有一小部分損失。
嵇超:我們做過一個初步評估,原來的乳粉和嬰幼兒配方粉生產企業,我國大概有1700家。這樣如果按最新公布的這兩個生產許可細則重新評審和衡量的話,預計有些企業達不到這些要求,將來的結果有可能出現,現有的企業有一些就要退出生產領域,顯而易見,這兩類產品的生產企業的數量就會下降。這可能是我們預計的結果。
從最初的“大頭娃娃”事件到后來的三聚氰胺事件,再到最近的蒙牛公關門事件,中國乳制品行業不斷沖擊公眾信任底線。希望國家質檢總局的這項新規定,能夠為乳制品行業打上一劑強心針,也讓中國的消費者們對這個行業重新找回安全感。
本文來源:中廣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