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011.jpg (17.78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1-6 17:23 上傳
1、產地與分布:愛爾夏牛屬于中型乳用品種,原產于英國愛爾夏郡。該牛種最初屬肉用,1750年開始引用荷斯坦牛、更賽牛、娟姍牛等乳用品種雜交改良,于18世紀末育成為乳用品種。廣布世界各國。
2、外貌特征: 角細長,形狀優美,角根部向外方凸出,逐向上彎,尖端稍向后彎,為蠟色,角尖呈黑色。體格中等,結構勻稱,被毛為紅白花,有些牛白色占優勢。該品種外貌的重要特征是其奇特的角形及被毛有小塊的紅斑或紅白紗毛。鼻鏡、眼圈淺紅色,尾帚白色。乳房發達,發育勻稱呈方形,乳頭中等大小,乳靜脈明顯。
3、生產性能: 成年公牛體重800千克,母牛體重550千克,體高128厘米。犢牛初生重30—40千克。愛爾夏牛的產奶量一般低于荷斯坦牛,但高于娟姍牛和更賽牛。美國愛爾夏登記牛年平均產奶量為5 448千克,乳脂率3.9%,個別高產群體達7 718千克,乳脂率4.12%。美國最高個體305天,每天2次擠奶產奶量為16 875千克,乳脂率4.28%;365天最高產奶記錄為18 614千克,乳脂率4.39%。
愛爾夏牛以早熟、耐粗,適應性強為特點,先后出口到日本、美國、芬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30多個國家。我國廣西、湖南等許多省市曾有引用,但由于該品種富精神質,不易管理,如今純種牛已很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