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商業捕鯨的冰島今年已正式恢復向日本出口鯨肉。據共同社報道,冰島最大的捕鯨公司“Hvalur”社長Loftsson表示已向日本出口了“共500-600噸”長須鯨肉。
在日本,通過調查捕鯨每年約供應4000噸小須鯨肉,但銷售形勢不佳,造成庫存有所增加。味道鮮美且市場價值高的進口長須鯨肉上市,有可能會影響鯨肉的整體價格。
Hvalur公司今年考慮到日本市場的消費情況,捕獲了長須鯨148頭,而日本的調查捕鯨這兩年僅捕獲了2頭。該公司社長稱:“并不是為了打壓小須鯨肉消費而銷售(長須鯨肉)。兩種鯨肉是可以(在市場上)共存的,這對兩國都有益。”日本水產廳捕鯨班則表示“對民間活動不發表意見”。
Hvalur公司今年已向日本出口長須鯨肉5次,分別是1月134噸、3月88.2噸、4月149.2噸等。裝載4月出口鯨肉的貨船在途徑荷蘭時一度受到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干擾。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已有164.1噸鯨肉完成了通關手續,其余或正在辦理進口手續、或被保管在保稅倉庫中。
國際捕鯨委員會從1986起暫時禁止商業捕鯨,各國相繼取消鯨肉的國際貿易,但冰島直到1991年都持續向日本出口鯨肉。
文章來源:聯眾早報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