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分調配:微貯秸稈的含水量一般為60%~65%,最少不低于55%。含水量過多,會造成秸稈中的糖和膠狀物濃度變稀,達不到產酸菌所要求的濃度,使產酸菌不能正常生長,飼料中有害菌生長迅速,導致飼料腐敗變質。含水量過少,秸稈不易被壓實,使飼料中殘留的空氣過多,也保證不了厭氧發酵條件,使產酸菌發酵不夠,而有害菌種大量繁殖,同樣會導致飼料腐敗變質。為使微貯秸稈達到適宜牛羊采食要求的含水量,在進行秸稈微貯處理時要適量加水,水的添加量要根據秸稈的干燥程度來確定。
2、菌液配制:秸稈發酵主要使用的是秸稈發酵菌劑,它的主要成分為光合菌和乳酸菌,還有木質纖維分解菌、酵母菌等。不同的發酵劑對秸稈粗纖維的分解作用差異較大,用法、用量也都有區別。以秸稈發酵活干菌為例,菌劑的配制過程為:首先進行菌種復活。根據菌種使用說明,把其溶解于一定濃度的白糖水中,在常溫下放置一定時間后即可使菌種復活。然后,將復活好的菌液加入食鹽水溶液并攪勻,即可制成秸稈微貯所需要的菌液。
3、用料配比:除菌種外,秸稈微貯的主料有秸稈和水,輔料有食鹽、玉米面或麥麩等。配比舉例:①麥秸1000千克(9立方米),水1300千克,食鹽7千克,玉米面10千克。②干玉米秸1000千克(8立方米),水1000千克,食鹽7千克,玉米面10千克。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