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過機械加工的秸稈貯存在一定設施(水泥池、土窖、缸、塑料袋等)內,通過添加微生物菌劑進行發酵處理,使秸稈變成帶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粗飼料的技術稱秸稈微生物發酵貯存技術,簡稱秸稈微貯技術。秸稈微貯有利于秸稈飼料的長期保存,改善秸稈的適口性,增進秸稈的營養價值,提高秸稈的消化率。
通過微貯處理的秸稈飼料,飼料中有益微生物增多,家畜食用后可起到抗病防病的作用。秸稈在微貯過程中,由于秸稈活干菌的發酵作用,增加了秸稈的柔軟性和膨脹性,使瘤胃微生物能夠直接與纖維素接觸,從而提高了牛羊對粗纖維的消化率。
秸稈微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水泥窖微貯法。窖壁、窖底采用水泥砌筑,秸稈鍘切后入窖,分層按比例噴灑菌液,分層壓實,窖口用塑料薄膜蓋好,然后覆土密封。優點:一次性投入,經久耐用,窖內不易透氣進水,密封性好,適合規模化養殖場和常年養殖戶微貯秸稈飼料的生產。
(2)土窖微貯法。在窖的底部和四周鋪上塑料薄膜,將秸稈鍘切入窖,分層噴灑菌液、壓實,窖口蓋上塑料薄膜,覆土密封。其優點是成本較低,簡便易行,適宜散養戶微貯秸稈飼料生產,并主要用于補充冬春飼料之不足。
(3)塑料袋微貯法。根據塑料袋的大小先挖一個圓形窖,然后把塑料袋放入窖內,再放入秸稈,分層噴灑菌液、壓實,將塑料袋口扎緊,覆土密封。也可用較厚的塑料袋放在地上直接裝料微貯,并集中排放于草料庫內。此法最大的優點是靈活方便,適用于一家一戶微貯飼料的生產。用一袋取一袋,隨用隨取,避免了窖貯秸稈每次取料所造成的漏氣問題。
(4)打捆窖內微貯法。把噴灑菌液后的秸稈打成方捆,放進微貯窖內,填充縫隙后,即可封窖發酵。飼喂時,把秸稈整捆取出,揉碎飼喂。此法的好處是開窖取料和運送方便。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