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9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顙魚與太陽魚混養技術精要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4 17:2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顙魚與太陽魚混養技術精要
      混養是降低養殖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黃顙魚與太陽魚是珠三角重要的養殖品種,兩者混養已取得較好效益
      黃顙魚俗稱黃骨丁、黃蠟丁等,其無鱗、肉質細嫩、少細刺、味美,在國內外市場深受歡迎。隨著近年黃顙魚的養殖技術推廣,珠三角地區養殖黃顙魚的面積迅速增加。經過多年養殖摸索,黃顙魚科學搭配太陽魚的健康養殖模式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現將相關技術要點總結,以供參考。
      1、池塘基本條件:淡水水源豐富;池塘底質平整,無或少淤泥;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增氧設施充足;養殖水體水質無異色、異臭和異味。
      2、池塘消毒:池塘進水1.5米,每畝用生石灰50斤加茶麩30斤或漂白粉20斤消毒,5-7天后再用硫酸銅0.8斤/畝消毒,待試水確定藥物失效后放苗。
      3、肥水:進水口用60目篩絹網過濾,池塘水深1.5米,潑灑發酵有機肥每畝200-300斤進行肥水,也可使用植物蛋白肥等進行水質培養,一般需7天時間,如果池塘經過暴曬翻推后,5天即可。池塘水色以黃綠色、茶色為好,每天注意觀察水色以確定是否追肥。
      4、投苗密度和品種搭配:黃顙魚健康養殖有單養和混養兩種方式。其中混養方式主要科學搭配太陽魚為主。4-5月,池塘肥水后,提前15天投放規格3-5公分太陽魚種苗,每畝放養1000尾。15天后投放黃顙魚種苗,規格4-6公分,放養密度為每畝10000-15000尾。黃顙魚種苗最好自行購買水花標粗,培育規格達到4-6公分再分塘進行成魚養殖。自行標粗培育種苗篩分規格后大小較整齊,放養后即可投喂膨化配合飼料,養殖效果較好。
      5、養殖管理:
      (1)水質:由于高密度養殖,池塘水必須保持爽活。一般在大潮水期進行大排大換水,即每月進行2次大換水;由于養殖后期池塘魚的產量越來越高,則需加強底層水的更換。平時小潮水期要進行添水或小換水,平均每月添換水8-10次。
      (2)底質:隨著魚的生長和攝食的增多,池塘底質環境將越來越惡化,導致病菌滋生。可定期撒放底質改良劑和三氯異氰脲酸片等底質消毒劑進行底質處理,一般前期20-30天使用一次底質改良劑,后期10-15天使用一次。同時每月至少2次使用芽孢桿菌和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進行有益菌培養以達到底質分解和水質調節作用。
      (3)投喂:根據放養數量、水質情況和不同季節等情況靈活掌握,以均勻投喂、充足投喂為主,盡量按科學養魚的“四定”、“四看”原則投喂。注意在開始時黃顙魚攝食量較少,3-5天后才出現集群攝食場面。一般投喂黃顙魚專用的膨化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9-42%,每天分早晚兩餐投喂,日投喂量前期為魚體重的5-6%,后期為3-4%。投喂量也需根據每天投喂觀察和天氣等進行調整。每餐投喂時先投喂7-8成,然后添加。飼料粒徑大小根據魚的規格進行安排。據黃顙魚晚上攝食、攝食時間較短、容易受驚嚇的特點,可考慮采用少吃多餐辦法來提高其生長速度,特別是晚上多投喂一餐有利于黃顙魚的生長,且規格相對整齊。
      (4)增氧:養殖前期中午不用開增氧機,晚上可以開一臺小功率增氧機,養殖中期午間可開一臺增氧機,每天增氧2-3小時,晚上至少開1-2臺增氧機,后期則需多開增氧機,以保證高產養殖的成功。增氧機的使用還要視天氣和水質情況進行調節。
      (5)巡塘觀察:主要是觀察水質變化、魚吃食和病害發生等情況。在巡塘觀察過程中,要及時撈起塘中的污物及死魚等,同時做好養殖日記。
      6、病害防治:
      黃顙魚的主要病害有“爆頭病”、出血性水腫病、水霉病、腸炎病、車輪蟲病、錨頭鳋病等。在高產養殖過程中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黃顙魚成魚高產養殖以車輪蟲病、“爆頭病”最為嚴重,特別是“爆頭病”,該病主要發生在季節變換低溫時期(3-5月,9-10月)。據調查,該病是目前影響黃顙魚養殖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較難徹底控制的一種病害。防治黃顙魚“爆頭病”的方法,一般要在換季(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時降低水位,增加溶解氧,改良底質(投放三氯異氰脲酸片等),以減少黃顙魚應激反應,同時每兩個星期按3-5天為一個療程拌多維和復方新諾明散等藥餌投喂。針對太陽魚或黃顙魚其它病害預防可每15天拌大蒜素、維生素C、生鹽等藥餌投喂,或使用水體劑進行消毒。
      7、收獲:
      養殖到第二年3-4月,先捕撈太陽魚上市。一般采取降低20-30公分水位,晚上開足增氧機,白天拉網就可捕撈太陽魚而不影響黃顙魚。第二年5-6月開始將黃顙魚捕撈上市。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1-5 09:43:1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不過不仔細呀。能不能再詳細點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0:2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永登县| 东海县| 洞头县| 浦县| 临泉县| 沙洋县| 玉环县| 南城县| 兴化市| 望城县| 连云港市| 沭阳县| 宣威市| 红河县| 武平县| 将乐县| 深泽县| 定安县| 湖北省| 瑞丽市| 鄄城县| 巧家县| 陇西县| 铜陵市| 淮滨县| 布尔津县| 同江市| 滕州市| 丽水市| 灵璧县| 镇赉县| 山阳县| 德州市| 大化| 会东县| 黔东| 城市| 鹿泉市| 顺昌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