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產] 海水魚:苗種繁育暫停滯 后市恐現苗荒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4 14:1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中旬,海南萬寧市和樂鎮港北網箱養殖石斑魚發病大面積死魚的陰霾在當地的養殖戶心中還未來得及消散,身處此次水災重災區的港北養殖戶又遭重創。

      網箱、池塘養殖皆受創連續數天強降雨引發大量淡水進入大海,在海水鹽度急劇下降和洪水的沖擊下,網箱里的魚死的死,逃的逃,而暴雨過后,病害又接踵而來。當地網箱養殖戶林漢新無奈的表示"7月份病害爆發養殖損失了6-7成,這次又來了這個水災,剩下的3-4成也幾乎沒了。"據初步統計,萬寧海水養殖網箱受災12000口。網箱養殖受災嚴重,池塘養殖同樣難以幸免,同樣受到重創遠不止萬寧,從三亞到海口沿海縣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特別是文昌、瓊海兩市,作為重災區連日的暴雨加上水庫決口,造成文昌會文鎮至瓊海椰林一帶的池塘養殖基本全部被淹沒,面對池塘里的魚逃逸,養殖戶毫無辦法。"最近市場上很多在買石斑的",在文昌煙墩鎮從事石斑魚飼料經銷的郭仁達苦笑著說,"這些魚大都是從魚塘里跑出來后,被當地的村民抓到的。"親魚受損繁殖被迫叫停而此次水災不但對養殖造成巨大損失,苗種產業也同樣深受其害,海南定大養殖有限公司的翁浩明告訴筆者,"會文很多種苗公司的親魚都在水災中流失,特別是一些龍躉親魚"。龍躉由于親魚培育需要5-6年時間,加上育苗技術難度高,魚苗一直以來都供不應求,這次水災更會加劇這種情況。而截止10月12日,隨著天氣的轉晴,各個廠家也在忙碌著投入排出大量灌入的淡水、修繕魚塘、統計損失等工作中。

      而作為海水魚卵供應量最大的陵水、三亞地區,受災情況相比之下略輕,但三亞養殖者林雄也介紹說,大量的淡水短時間內灌入港灣還是對當地的網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這就包括了一部分的備用親魚,特別是老虎斑、東星斑等品種,耐鹽度較差,死亡的更為厲害。三亞龍勝水產有限公司在三亞、陵水、萬寧都有海水種苗基地,老板蔡江賜也表示,這次水災的確造成一定的親魚流失、死亡,但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嚴重,但暴雨后,由于水體各項理化因子變化很大,一些魚也開始有發病癥狀,"目前的繁殖工作肯定是暫時的停滯了,做好災后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是當前的重點。"標粗苗無水可換石斑魚苗往往常年都有需求量,繁殖工作無法開展很可能將會引發市場緊缺。蔡江賜就介紹,本來隨著冬季的臨近,育苗量已經在逐漸下降,而這一次的水災后海水鹽度的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水溫的降低更是不利于生產,加上隨之而來的復產養殖戶需求量會很大,短期內苗種的緊張是肯定的。

      而目前不但是育苗工作無法進行,一些標苗場也損失嚴重,會文煙墩至瓊海椰林一帶除了密密麻麻的蝦苗場,海水魚苗場也隨處可見,而這其中很多都是進行車間水泥池的標苗場,此次水災對這些苗場也是災難性的,"除了少數放養密度很低的苗池,需要流水培育的苗場都損失慘重",據介紹,車間標苗由于密度一般較大,往往都采用流水或者每天換水,否則水質會急速的惡化,造成死亡,而連續多天的暴雨,導致海水鹽度急速下降,這些苗場都陷入無水可換的困境。

      "最近市場上的鹽巴買的都已經脫貨了"在瓊海椰林從事石斑魚貿易的李華苦笑著說,"從9月29號就開始下雨,到10月6號抽上來的海水已經和淡水無異。"很多苗場只有購買鹽巴來調節鹽度,但是實際效果也不甚理想,損失情況非常嚴重。對此,蔡江賜表示,這次持續暴雨中,大多苗場都面臨無水可抽的情況,標粗的小苗損失都非常的大。

      或將對市場走向造成重要影響此次水災也讓筆者回想起去年莫拉克引起的臺灣"88"水災。持續多天的暴雨終于結束,但是此次水災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88"水災對臺灣石斑魚產業造成沉重打擊后,去年年末到今年的種苗、商品魚的市場價格良好,都被認為與之有一定關系,而此次水災之后,海南的苗種和成品魚的恢復需要多長時間,還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于很多普通的養殖戶,這不僅僅是一次的養殖失敗,"魚塘雨水全部要抽干,泥土全部要清掉,魚塘受損的還要修整……由于石斑魚養殖周期長、成本高,很多養殖戶都是投入全部身家的,現在無異于滅頂之災,明年要想再養,苗錢、餌料錢從何而來",會文某養殖戶沉重的說道。
     
      文章來源:互聯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8: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蓬安县| 远安县| 明水县| 增城市| 新河县| 克东县| 漳平市| 米林县| 林甸县| 米易县| 梁河县| 卢氏县| 永靖县| 陆河县| 临沭县| 顺平县| 崇文区| 珲春市| 沙雅县| 泸水县| 白朗县| 柞水县| 辽阳市| 罗源县| 奉新县| 鲜城| 平和县| 明水县| 垦利县| 武义县| 蓝田县| 洪泽县| 涿州市| 丁青县| 平乡县| 台江县| 阜平县| 广水市| 含山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