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終端需求放緩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影響,大連豆粕期貨自10月下旬以來震蕩回調。昨日豆粕期貨主力1109合約以3367元收盤,回吐了國慶之后的近半漲幅。從目前來看,國內豆粕現貨市場整體出貨速度緩慢,國家的各項密集調控措施使市場恐高氛圍不減,豆粕基本面呈現階段性偏空之勢,預計連豆粕短期繼續震蕩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國內供需狀況短期仍將拖累粕價。目前國內豆粕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這短期內仍將拖累豆粕價格。自7月國內豆粕和豆油現價格不斷上漲以來,受逐步好轉的壓榨利潤帶動,油廠持續保持較高的開機率,這使得國內豆粕供應十分充足。但在國慶長假之后,受水產養殖進入季節性消費尾聲、家禽飼料需求縮減和生豬疫病等利空因素拖累,終端市場對豆粕的需求卻逐漸減弱。與此同時,國內飼料企業均保有一定數量的豆粕庫存。據了解,目前大型飼料企業庫存基本都能用至11月上中旬左右,中小型飼料企業雖備貨不多,但大部分也采用即買即用的采購模式。飼料企業采購意愿清淡使得油廠豆粕出貨速度持續放緩。
國家調控預期壓制豆粕上行動能。隨著近幾個月來國內CPI的不斷走高,市場對國家調控農產品價格的預期也越來越高。國務院10月25日召開的常務會議就要求,繼續采取措施穩定市場價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生產和市場供應,加強產運銷銜接服務。加強市場監督,規范市場秩序,從嚴懲處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重要商品供求價格信息發布工作,有效引導社會預期。目前國家對油脂市場的調控措施已經出臺,同時,有消息稱陳儲大豆拍賣也在緊張的籌備中。而截至10月29日,國內仍有600多萬噸的國儲大豆庫存和近653萬進口大豆港口庫存,大量的大豆庫存加之國家調控預期使得豆類短期上行動能趨弱。
進口大豆成本限制豆粕下行空間。隨著美豆價格的不斷上漲,我國進口大豆成本也逐步抬高。如果按每日的人民幣與美元兌換率做一個粗略計算的話,截至11月1日,美國11月份到港大豆的完稅成本估算值由10月8日的3944元左右上漲至大約4328元,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漲幅達到384元。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受出口需求強勁和美元指數走軟等支撐,美豆價格仍將保持堅挺。美國農業部10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0/11年度大豆預估產量由9月的34.83億蒲式耳下調至34.08億蒲式耳。而中國2010/11年度大豆進口預估則較2009/10年度上漲450萬噸至5500萬噸。隨著我國大豆的不斷進口,逐漸抬高的進口成本無疑將限制豆粕下行空間。
綜上所述,國內豆粕短期仍將供大于求,這將繼續拖累豆粕價格;同時國家宏觀調控預期也壓制豆粕上行動能,但逐漸抬高的進口成本限制豆粕下行空間。因而,連豆粕短期震蕩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