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配比
蛋白加入量為肉重的6%~10%,食鹽添加量為肉重的3.00%~3.50%,硝鹽為食鹽的1∶20,紅曲粉、淀粉、調味品及其他輔料視情況及口味酌定。
(二)制作要點
1.備料。瘦肉切成長方條,每塊不超過100克。脂肪切成長方條,寬7~8厘米。組織蛋白顆粒均勻,無霉變、硬粒、雜質。腸衣為標準豬、牛小腸衣。
2.排酸或解凍。鮮肉放入溫度4~12℃、濕度85%的室內排酸12~14小時,凍肉放入容器或水池內,解凍12~14小時。
3.腌制。將鹽和硝料均勻拌入肉塊中,裝入腌制容器內壓緊蓋嚴,溫度控制在4~15℃,存放48小時以上。
4.脫腥。組織蛋白溫水浸泡40~60分鐘。用清水清洗并甩干2~3次。
5.調制。將腌肉絞碎、紅曲粉倒入蛋白中拌勻,再與碎肉、輔料攪勻至黏稠狀。溫度控制在17℃左右為宜。
6.灌裝。將調制料灌入腸衣內,每節長20厘米左右。腸與腸之間保持2~3厘米距離。
7.烘烤。溫度50~75℃,烘烤40分鐘左右使腸表面干燥,光亮呈半透明狀。
8.熏制。溫度35~45℃左右,時間4~6小時。
9.干燥。在溫度15~18℃條件下,干燥時間30~40分鐘即為成品。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