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4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八字精養法"之間的關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1-1 08:3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精養魚池是一個高產,高效的生態系統.1958年,我國池塘養魚工作者將復雜的養魚生態系統進行簡化和抽提,形成:"水,種,餌,混,密,輪,防,管"八個要素(概念),形成了"概念模型",簡稱"八字精養法".這八個要素從各個方面反映了養魚生產各個環節的特殊性.又通過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把這些要素構成層次結構.再通過若干層次的相互聯系,構成了網絡結構.通過這些網絡,把各個要素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整體.


        "水"是魚的生活條件."種"是養魚的物質條件.有了良好的水環境,配備種質好,數量足,規格理想的魚種,還必須有豐富價廉,營養高的餌料,才能養好魚.由此可見,"水","種","餌"是養魚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池塘養魚的物質基礎.一切養魚技術措施,都是根據"水,種,餌"的具體條件來確定的.三者密切聯系,構成"八字精養法"的第一層次.


        混養是我國漁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觀察了魚與魚之間的相互關系,巧妙地運用了它們互相有利的一面,盡可能限制或縮小其矛盾的不利一面,而逐步積累起來的寶貴養魚經驗.它充分發揮了"水,種,餌"的生產潛力.


        "密"是根據混養的生物學基礎——正確運用了各種魚之間的關系,根據"水,種,餌"的具體條件,合理密養,充分利用池塘水體和餌料,發揮各種魚類群體的生產潛力,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輪"是在"混"和"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進一步延長和擴大了池塘的利用時間和空間,不僅使混養種類,規格進一步增加,而使池塘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始終保持合適的密度.不僅進一步發揮了水體的生產潛力,而且做到活魚均衡上市,保證了市場常年供應,提高了經濟效益.由此可見,"混","密","輪"是池塘養魚高產,高效的技術措施.三者密切聯系,相互制約,構成"八字精養法"的第二層次.


        雖然有了"水,種,餌"的物質基礎,也運用了"混","密","輪"等先進技術措施,但掌握和運用這些物質和技術措施的主要因素是人,一切養魚措施都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防"和"管",綜合運用這些條件和技術,才能達到高產,高效.由此可見,"防"和"管"是池塘養魚高產,高效的根本保證."防"和"管"與前述的六個要素都有密切聯系,構成"八字精養法"的第三層次.


        隨著生產的發展,"八字精養法"有待不斷充實提高,賦予現代化的內容.當前急需運用現代化的測試手段,開展受控生態系統的實驗研究,將"八字精養法"中大量定性的,描述性的資料加以提煉,變成定量的規律.以可度量的判據來表明各要素之間和各要素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數學模型.進而將大量的定量規律,運用計算機進行分析,通過各種參數的編程,根據池塘生態條件的變化,進行自動化程序控制和管理,使池塘的生態條件更符合魚類生長的需要,并穩定在最佳狀態.這就是計算機模型.


        為此,必須從生態系統的觀點出發,深入探討"八字精養法"之間的定量規律,并在生產上加以綜合運用,驗證和充實,以便進一步提高池塘養魚的理論水平,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的養魚技術體系.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1-1 09:11:2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0-11-1 09:42:01 | 只看該作者
    呵呵,也是無意看到的,發現和上學時候學的不一樣,就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0:2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波密县| 乐业县| 桐梓县| 萝北县| 凤庆县| 罗城| 沈阳市| 廉江市| 龙泉市| 内乡县| 土默特左旗| 修武县| 虹口区| 永宁县| 龙陵县| 涿州市| 新河县| 高淳县| 南木林县| 泰宁县| 鄂州市| 长顺县| 广南县| 吉隆县| 甘泉县| 泽州县| 错那县| 石屏县| 鄄城县| 富川| 黑河市| 西畴县| 化州市| 庆阳市| 镇赉县| 滨州市| 三穗县| 麻栗坡县| 库尔勒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