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99|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產奶牛如此分群是否合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0-31 18:5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采用TMR日糧,100多頭產奶牛,如此分群:
             1、高產群:日產30公斤以上的牛和新產牛
              2、中產群:日產23-30公斤的產奶牛
              3、低產群:日產14-23公斤的產奶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0-31 18:57:46 | 只看該作者
    等待高手的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0-31 19:09:19 | 只看該作者
    我看可以,看你的TMR日糧的制作方法是根據什么來的決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11-1 19:40:28 | 只看該作者
    奶牛的養殖,由于其周期長、生命經歷的生物學變化多和各階段的經濟性狀差異大,因而不同階段對營養需要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所以對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菜單(日糧組合與投給量)是奶牛飼養中既富生物學意義、又有很大經濟價值的一項工作。
    下面就奶牛養殖中泌乳階段的營養與飼養工藝作一例介。
      奶牛從分娩后即進入泌乳旺期而對營養有很大的需求。而每一個泌乳期,都呈現一個拋物狀的曲線,曲線的峰值往往出現在第二個泌乳月內。由于泌乳高峰期泌乳量的驟升,因此必須攝入大量的營養物質以抵補缺失,而奶牛的采食量又有移動的限度,因此,就必須提供體積相對小而濃度高的飼料。特別是較多提供能使奶牛直接消化利用的、而非通過瘤胃轉化后利用的蛋白質和能量飼料。有利于泌乳峰值的提供與維持,進而有益于305天的奶量值。泌乳峰值之后,泌乳量自然減退,所補充的營養需要也隨之降低,日糧濃度也可隨之降低。
        對于每一頭牛及其所處生理生產狀態,各國、各企業都會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標準”,但對于一群奶牛,如何把奶牛群的個體區別歸類,便于飼養員實際操作呢?這就需要一個泌乳牛的分類法(就是通常說的飼養工藝),實現分類(群)飼養,才能取得經濟實效。
        在長期的實踐中,我認為對泌乳牛實行分階段飼養是一種較好的飼養工藝,現介紹如下。
    泌乳期牛只的不同狀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 不同的泌乳狀態,可分為泌乳前期、泌乳后期和停乳期三個階段。
        二、 不同的繁殖狀態,可分為產復原期、受孕期、妊娠期和妊娠后期四個階段。
        三、 不同的胎次,有一胎、二胎、三胎及以上成年牛之分。
        四、 不同的生產性能,按日產奶量分有高、中和低等三檔。
        五、 體況,按照不同的泌乳階段,分別可評定體況為一類(符合該階段所要求的體膘狀況)、二類(偏肥或偏瘦)和三類(太肥或太瘦)。
    假設按奶牛的胎次來分類集合,這固然能滿足胎次間不同的營養需求,但在面對    十幾個不同泌乳狀態及各階段、日產性能和體況,很難既滿足日糧組分的不同要求,又滿足其對數量的不同要求。又如以日產性能或體況分組集合,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
      但若以泌乳狀態與繁殖狀態來劃分,并將繁殖狀態中的復原期與受孕期歸結為復原受孕期,則可以看到,復原受孕期一妊娠期一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一泌乳后期一停乳期之間有比較相近的時間分段,因此各個相對應的階段對日糧組分也有近似的需求。所以采用以泌乳狀態之異同為主要區分手段分欄(或分牛舍)飼養的生產工藝,對不同欄(階段)的奶牛配合以不同成份、不同濃度的組合日糧,以符合各階段奶牛對營養和采食量的不同需要,。以此劃分的階段,對奶牛繁殖的管理也因同步而十分有利。輔以按日產奶性能和體況的不同。予以投料數量上的調節,既可以做到按奶牛的生理狀態科學配方、合理投料,又有日常管理方便和可操作性強的優點。尤其當牛群遺傳進展漸趨近似和飼養管理規范、牛群體況差異縮小時,以泌乳、繁殖狀態為主來分群,就顯其優勢和方便易行。在有條件的牛群關注一胎牛的小群集合,將使本工藝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工藝,在上?!肮饷鳌焙透=ā伴L富”的生產實踐中都已取得實效,冠其名曰《分階段飼養法》。
        在按階段實行分群后,又如何進行具體飼養呢?用《引導飼養法》即可收到效果。
      在分階段內,亦可謂同處在泌乳曲線的某一段落內。在飼養實踐中,若對一些正處在泌乳曲線上升段期內的牛群,按飼養標準配給的或在原實施的日日糧基礎上,多付給2~5%的營養(以配合精料為主),然后監察牛群的生產性能與健康反應。若牛群生產性能有上升反應,則穩定數日后再遞增2~5%和監察反應。三次遞增后宜作一次減料來測試其延緩效應(增三減一察試)。若生產性能下降,則應恢復增料;若反應平穩,則可延長時日監察,然后再進行增三減一察試。期間只要保持精粗比在6:4以下即可,在特別高產的牛群中,在臨床和實驗室的效監測下,精粗比在短期內達到6.5:3.5也是允許的。這樣呈梯度逐步以配合精料引導著奶量逐步上升,我們稱之為“料領著奶走”。
       當該牛群進入泌乳曲線峰值之后,在飼養工藝技術良好的情況下,會進入泌乳曲線比較平坦的階段,(約為第3~5(6)個泌乳月),此階段內應該保持日糧的相對穩定。對于穩產與胎次高產是很重要的。待奶量自然下降后,則與料領著奶走的方法相反,減去2~5%的營養并監察,使之形成“料跟著奶走”的梯度逐步下降。其間,也需要有減二增一的測試,即依次減了二次料后,不妨增一次料以觀后果并決定之后的增減方案。
       這種“料領著奶走”和“料跟著奶走”的方法,我稱之為《引導飼養法》。這種方法,看似不怎么精確,但卻是通過連續不斷的現場試驗來決定日糧組合和投料的增減,達到比較符合實際的,投之有報的效果,既提高了泌乳曲線的峰值,更延緩了泌乳曲線下降的坡度,既能達到養好牛,又能提高胎次奶產量的效果。我們在許多奶牛場的實際使用中,其結果是令人鼓舞的。
        綜上所述,我把分階段與引導飼養的方法,集合成泌乳牛的《分階段引導飼養法》介紹給大家,愿大家在實踐中進一步予以豐盈,以合理的投入去換取大的產出。
        小結泌乳牛的《分階段引導飼養法》:將牛只按相近的泌乳階段集群分欄飼養。在泌乳曲線上升階段,料領著奶走,增三減一;在泌乳曲線平坦階段,要保持日糧的穩定;在泌乳曲線下降階段,料跟著奶走,減二增一。
        奶牛的營養與飼養工藝,缺一不可。營養是本,工藝是引,有營養而無工藝,投入無門,勢必造成浪費與低效,有工藝無營養則成無本之木,再好的技藝也無從發揮。合理的營養和實用的工藝將給你帶來高產和金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11-2 16:46:09 | 只看該作者
    我感覺可以這樣分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11-5 17:30:27 | 只看該作者
    4樓的資料很詳細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3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乌海市| 建昌县| 元谋县| 东山县| 剑河县| 香河县| 蒙自县| 徐州市| 陆川县| 泰顺县| 昆明市| 抚州市| 舟曲县| 顺昌县| 广汉市| 和政县| 平顶山市| 鹰潭市| 庆阳市| 泽普县| 疏勒县| 尖扎县| 辉南县| 迁安市| 阿图什市| 应用必备| 莱阳市| 绥芬河市| 鄂托克旗| 诏安县| 涿州市| 双桥区| 峡江县| 青海省| 辽源市| 科技| 盐边县| 鄄城县| 长宁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