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好的人才政策,不是制定完就永恒不變了。如果當初的人才已經變成了現在的“人財”,那么對他們的獎勵政策也就需要做一些調整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10月27日,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深圳市政府最新公布的一份住房補貼名單中,竟然有騰訊老總馬化騰、金蝶軟件主席徐少春,以及華為、中興通訊公司等一批IT界大腕的名字。這一消息隨即在網上引起熱議:“大款還需要住房補貼? ”
靠一個小QQ,建起一座員工上萬的大公司,締造這段傳奇的馬化騰理應成為一位受人尊重的企業家,也理應成為一位受人稱贊的精英人才。在求賢若渴的當今社會,對馬化騰這樣的精英人才進行政策性獎勵,原本無可厚非。然而,深圳市政府給馬化騰發放住房補貼之舉,卻受到了公眾強烈的質疑。究其原因,倒不是馬化騰有沒有資格領這筆補貼,而是在于,政府對人才的補貼、獎勵政策究竟該怎么制定與執行,是給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才錦上添花,還是給那些潛在的人才雪中送炭?
馬化騰白手起家,于1998年創立騰訊QQ,我相信,那時尚處于創業階段的馬化騰需要政策性扶持與獎勵。而到了今天,當其身家已有293億,名列中國互聯網富豪榜首位,可以不惜花數億元購置天價豪宅之時,深圳市政府竟然每季度還要給其發放區區三千多元的住房補貼,看上去真的很搞笑。我想,這點錢還不夠馬化騰雇清潔工給自己打掃一次豪宅用的吧?
我們總是說,要對優秀人才進行重獎,千方百計給優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從原則上說,這種提法沒錯,因為政策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政府的立場,對優秀人才進行政策性獎勵,其實也就是政府鼓勵人人爭當優秀人才。但現實的問題卻是,對什么樣的人才,給予什么樣的獎勵才算適度?
現實明擺著,每季度補貼給馬化騰3000元住房補貼,并不能使他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得到多大的提升與改善,少了這3000元,也不會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擾。騰訊公司給出的回應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們只是出于“尊重深圳特區的人才政策”,才領了這筆錢,并非是“生活確實需要”。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對于那些已經功成名就、躋身富豪階層的人才,即使不再給予物質獎勵,我想他們也不會介意。而把省下的這筆錢,轉而給予那些正處在創業期的、潛在的馬化騰們,也許更能彰顯人才政策的合理性。
一項好的人才政策,不是制定完就永恒不變了。如果當初的人才已經變成了現在的“人財”,那么對他們的獎勵政策也就需要做一些調整了。比如:年收入達到一定數額,或者總資產達到一定數額后,就不再對其進行物質獎勵,即便獎勵也只進行精神層面獎勵。
畢竟,錦上添花雖然是好事,但當很多人都在急需雪中送炭之時,你卻把“救命炭”先送給了那些坐在豪宅壁爐前喝紅酒的人,這樣的政策傳遞出的是怎樣的立場呢?但愿拿3000元去補貼身家293億元富豪的搞笑事件,別再繼續上演。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