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jpg (4.3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0-27 14:38 上傳
人的腸內約棲息著一百兆個細菌。這些腸內細菌看起來就像繁茂的草叢,所以又稱為“腸內細菌叢”。在一百兆個腸內細菌中,雙歧桿菌是最佳的好細菌,不但能使人健康、長壽,也有益于塑身和美容。腸內細菌叢中有好壞等各種細菌在腸內蠕動,如果使雙歧桿菌這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細菌增加,就可以幫我們“洗滌”腸內。
或許各位一下子無法想像出一百兆個的數量有多龐大,打個比喻來講,地球上的人口約有45億人,一百兆就是45億的2萬倍以上。如果將一個人的腸內細菌排成一列,其長度約可繞行地球2周多。
有如此數量龐大的細菌在自己的肚子中蠕動著,光想到這一點,就令人毛骨悚然。這些細菌會隨著食物和空氣,一起進入人體內。當然,在這些細菌之中,有些種類遇到胃液或膽汁就會死亡。能越過重重關卡抵達腸內的細菌,就會在腸內棲息下來,并且繁殖。
如果雙歧桿菌的勢力伸張,腸內環境就會獲得改善;反之,若是威爾斯菌等壞細菌的勢力較大時,腸內環境即會惡化。好、壞細菌的代表,就是方才提到的雙歧桿菌和威爾斯菌。尤其是雙歧桿菌,幾乎可以說是“腸內第一”的好細菌。此外,乳酸桿菌也是好細菌的一種,但在一般人的腸內并沒有那么多。
壞細菌的作用正好與好細菌相反,會使腸內的蛋白質或氨基酸腐敗,形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是使血壓上升,促進老化的原因;有時亦會制造致癌物質。總之,為了維持身體的健康,應盡可能將這種壞細菌從腸內驅除。而且,最好能使好細菌的數量增加。
現代社會使我們腸道失衡
吃太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腸胃消化不良時,食物會產生異常發酵或腐爛。這種物質當然會刺激黏膜;吃到有毒的物質,或病原菌在腸內釋放毒素時,也會引起相同的情況。
現在是號稱飽食、美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毫無顧忌地享受美食。人當然會有想吃美味食物的基本欲求。可是,窮奢極侈、暴飲暴食,也是現代人的特征。
但是,這種生活卻會帶給腸過度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容易引起的就是急性腹瀉。因為迅速排除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也是自我保護的生理現象。
我們并不是說糖質、蛋白質對人體有害,這些當然都是人類不可欠缺的營養素,但在追求美食之時,只攝取這些營養素,會使腸內環境失去平衡,造成大便不順暢。
現代社會是個壓力社會,精神緊張甚至也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日趨方便;但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精神也呈現出相當緊張的狀態。
據說80%的疾病,病因都是精神上的壓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可以不讓壓力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果能將壓力轉化為能量,必然可以度過一個燦爛的人生。
美國太空總署也曾經研究過太空人腸內細菌叢的變化狀況。太空人只要有一點不安或憤怒,腸內細菌叢即明顯地失去平衡。
一般人并不會產生如此激烈的變化,可是壓力確實會帶給腸內細菌叢不良的影響。腸內細菌叢的老化,當然與整個身體的老化有關。所以,應極力避免壓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