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牛寶寶 的帖子
1.提高日糧中礦物質的濃度 熱應激期間,提高日糧礦物質濃度來彌補DMI的降低和某些礦物質的排出是很必要的。試驗證明,熱應激奶牛的血清鉀、鈉、鈣含量極顯著下降,補飼鉀、鈉等礦物質可提高熱應激期間的產奶量。高Na+、高K+、低C1-的日糧能夠增加干物質采食量和產奶量。建議使用NaHCO3和KHCO3的形式補充Na+和K+。通常高水平的鉀、鈉、鎂日糧只宜在泌乳階段使用,而干奶期使用較高水平的鉀、鈉、鎂易引起奶牛乳房水腫病。在奶牛日糧中添加0.15%的硫,可提高干物質的可消化性。賴氨酸鉻還可以改善奶牛生產性能,增強抗熱應激的能力[8];煙酸鉻能使奶牛體溫上升幅度變小,產奶量下降幅度變小,乳脂率上升(P<0.05 ),揮發性脂肪酸明顯提高(P<0.05 ),還可使其呼吸頻率正常,血清T3、T4、COR、PRL基本恒定,降低尿素氮和膽固醇水平(P<0.05)。另外,還能使奶牛血液白細胞數和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煙酸僅使血液白細胞數增加[9-10]。張華偉等[11]選取體重、年齡、胎次、產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0頭,分為2組,每組15頭。試驗組每天飼喂100 g抗熱應激劑(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添加劑),對照組不喂。結果表明,在溫度、濕度較高的情況下,試驗組直腸溫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呼吸次數差異不明顯。鉻作為葡萄糖耐量因子(GFT)的活性成分,在體內通過GFT協同和增強胰島素的活性,參與并影響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和核酸代謝。在高溫等應激條件下,葡萄糖代謝增加,機體動用鉻貯備,尿鉻排出量增加,從而使奶牛體內缺乏鉻。此時在日糧中添加足夠的可利用鉻,可能在抗熱應激中發揮重要作用。李建國等[12]報道高溫季節奶牛日糧中補充煙酸,可顯著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血糖含量,同時可降低奶牛血清尿素氮濃度和牛血清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且不影響奶牛的乳成分。肖玲等[13]通過在日糧中添加氯化鉀和氧化鎂 、硫酸鉀鎂鹽 、碳酸鉀和氧化鎂的試驗,結果表明,使用硫酸鉀鎂的組別與氯化鉀組、碳酸鉀組相比, 產奶量分別少下降2.5 kg(P< 0.05) 和1.18 kg(P>0.05);直腸溫度分別低0.6 ℃(P<0.01) 和0.2 ℃(P>0.05);而碳酸鉀組和氯化鉀組相比, 產奶量少下降1.32 kg(P>0.05),直腸溫度低0.4 ℃(P>0.05) 。賈磊等[14]報道添加陽離子鹽對泌乳前期奶牛血液酸堿平衡有一定的影響,提高日糧陽陰離子差(DCAD) 可使奶牛血液pH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同時增強奶牛血液緩沖能力;并且可以增強奶牛血液運氧能力,明顯降低奶牛血液CK活性,但對ALT的影響不明顯;還可以顯著提高飼喂高DCAD日糧期間的奶牛泌乳量。
以上研究表明,礦物質濃度高低與奶牛熱應激及產奶量密切相關。
2合理使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除上述營養因素調節外,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藥添加劑,可有效緩解熱應激,提高奶牛生產性能。吳德峰等[15]用石膏、板藍根、黃芩、蒼術、白芍、黃芪、黨參、淡竹葉、甘草等中草藥組方,按一定比例配制,經粉碎后過40目篩,試驗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用量為280 g/d,拌于精料中分3次飼喂。結果每頭牛每日產奶量平均增加1.08 kg,提高8.81%(P<0.05)。說明該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具有抗熱應激和提高產奶量的作用。抗熱應激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對奶牛乳汁中礦物元素的含量有較大的影響。用藥后試驗組除K元素降低8.98%外,其他元素都比用藥前明顯提高,其中Zn、Na分別提高35.99% 、30.48%(P<0.05);而對照組的Cu和Fe分別比試驗前降低13.56%和16.19%,其他元素變化較小;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Na、Zn、P、Ca、Fe均有不同程度提高,K和Cu分別有所降低,Mg變化不明顯。高騰云[16]等將33頭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隨機分為3組,試驗Ⅰ組日糧中添加1.2 mg/kg的F89,試驗Ⅱ組日糧中添加20 mg/kg的瘤胃素,結果表明,在熱應激條件下,F89可以提高奶牛粗飼料的采食量和減緩產奶量的下降;使用瘤胃素,奶牛產奶量比試驗前提高8.32%,比對照組提高12.86%;同時這兩種物質都具有抗熱應激和提高血清PRL及T4水平的作用。譚永龍[17]試驗結果表明,在夏季奶牛日糧精料中每頭每天添加80 g益康“XP”,可顯著減緩奶牛產奶量的下降幅度(P<0.05),提高干物質采食量(P<0.05),對乳脂率影響不大(P>0.05)。此外,在飼料中添加有機酸制劑、飼料酶制劑等均可緩解奶牛熱應激,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