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網10月20日訊 在養殖戶眼中,玉米秸稈是香餑餑。將玉米秸稈青儲后作為粗飼料,僅此一項,宜陽縣韓城鎮一年就能消耗1萬多畝玉米秸稈。
“一頭奶牛一年要吃6噸青儲飼料,每個月要吃500公斤,這些秸稈在我們這里是寶貝。”在宜陽縣韓城鎮官莊村,養牛協會負責人指著一個65米長、8米寬、5米多深的青儲池說。為了完成青儲計劃,他們趁秸稈尚未枯黃就動手,將其粉碎后運往青儲點發酵。“這個青儲池能提供150頭肉牛一年的飼料,全鎮共有80多個大小不一的青儲池,能解決5000多頭肉牛的口糧,還能消化掉1萬多畝秸稈”。
青儲飼料喂養牛羊,過腹后還田,而牛糞也可用來產生沼氣乃至發電。在孟津縣平樂鎮洛陽生生乳業有限公司廠區內,一座5000立方米的沼氣發酵池正在抓緊施工中,青儲秸稈的終極產物——牛糞將在這里轉化為電能。
2006年,該公司建成了一座1000立方米沼氣池,可處理企業1/3奶牛的糞便。目前,該公司新開工建設5000立方米沼氣池,擬配套建設沼氣發電項目,總投資2168萬元。據介紹,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發電359萬千瓦時,生產有機肥近9000噸,實現利稅300多萬元。
從簡單的青儲飼料,到沼氣發電、制造有機肥,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秸稈在人們關注的目光中完成了變廢為寶的飛躍。(記者 孟山)
更多新聞資訊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新聞中心:http://www.www12347.com/action-news.html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