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次遭到強暴雨的襲擊,使海南成為水災區,水產養殖業損失更是空前慘重。為此,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多管齊下解決苗種供應問題,全力扶持養殖業恢復生產。
據統計,截止10月18日,洪澇災害致使海南漁業直接經濟損失20.1億元,其中水產養殖業損失18.74億元,漁港漁船損毀損失1.36億元;養殖池塘受災19.28萬畝,養殖網箱受災1.57萬口;災后恢復生產需要魚蝦苗種2.1億尾。目前,全省僅有苗種5000多萬尾,魚蝦苗種缺口1.6億尾。
針對魚蝦苗種緊缺,海南省海洋漁業廳從漁業災后救助資金7000萬元中拿出2200萬元用于水產種苗生產,動員全省主要苗種場加緊生產,預計到11月中旬,全省可趕出1億多尾苗種。
10月10日至14日,海南省海洋漁業廳從省水產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和海南大學抽調技術專家,分成三個小組,前往陵水、定安、文昌、瓊海、萬寧、海口等重災區進行技術指導。
15日至17日,農業部派出3名專家,到海南災區指導漁業生產。與此同時,各市縣漁業主管部門組織漁民修復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物品對池塘消毒。目前,全省對養殖場所消毒21551畝,修復池塘6521畝,投放魚苗2422畝。
文章來源:中國企業新聞
更多資訊請登陸畜牧人新聞中心:http://www.www12347.com/action-news.html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