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33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推薦四個國內外名優肉用鴿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0-15 22:3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卡奴鴿
      卡奴鴿又名加奴鴿、赤鴿,為養鴿界所喜愛的名鴿,是主產于比利時之南和法國之北的中級食用鴿,19世紀才傳入美洲、亞洲各國。此鴿的最大特點是多產肥美的幼鴿,每對親鴿年產可高達14只乳鴿,每只可重達500克以上。
      飼養卡奴鴿成本低、產量高,容易獲利。有經驗的食家也多喜歡吃卡奴幼鴿,原因是其肉厚脂肪少,結締組織豐富。
      卡奴鴿的體型酷似筋斗鴿及王鴿,結實雄偉,有挺拔之姿,體輕似燕,飛飛停停,喜歡在地面覓食或玩耍,粗頸短翼,闊胸矮腳,嘴尖頭圓,尾巴斜向地面。
      卡奴鴿也有稱田舍鴿的,有些似印度的哥拉鴿,在田間找食。哥拉鴿性喜遠牧,并能周而復始地將嗉囊中的食物吐出來重新吞咽,但卡奴鴿只愛飽食一次再待明天。
      卡奴鴿的眼睛很小,沒有眼瞼,永遠是黃色的彩虹,羽毛光鮮艷麗,羽裝緊密,就巢性特強,育雛性能也非常強,受精孵化率高,育雛一窩緊接一窩,不停哺雛,即使充作保姆鴿也能一窩哺3只,被公認為模范新鴿和餐桌上品。法國養鴿界將它兼作展覽及觀賞鴿,其最名貴的羽毛為紅色和黃色。美國鴿協認為卡倫鴿的標準羽色有3種,即純紅、純白、純黃,或者3色混合者也可,而其他羽色如黑色、褐色均不合規格,因為其他羽色乳鴿的屠體皮膚呈黑色,不受食用者歡迎。
      紅色卡奴鴿原產地是法國和比利時,是歐洲著名的肉用鴿,深受養鴿者和消費者的厚愛。
      白色卡奴鴿是美國棕櫚鴿場于1915年開始培育,1932年育成的。它是利用法國和比利時紅色帶有較多白色羽毛的卡奴鴿,與白色賀姆鴿、白色王鴿和白色侖替鴿等雜交育成。美國成立了卡奴鴿協會,宣布卡奴鴿的標準體重:成年鴿為600-750克,乳鴿為550-600克。(210095  南京農業大學  林其騄)
      二、侖替鴿
      侖替鴿是鴿中的巨無霸,是目前肉用鴿種中體型最大、體重最重的鴿種,成鴿體重可達1588.8克,鴿界人士形容它體大如母雞。它幾乎不能飛翔,性情很溫順。西班牙的侖替鴿比意大利的體型稍大,英國將西班牙侖替鴿同意大利侖替鴿雜交后,又輸入到美國。因此,現代很多肉用鴿如大型賀姆鴿、法國蒙騰鴿和瑞士白蒙騰鴿等,均有侖替鴿的血統。
      侖替鴿的祖先是藍色大石鴿,體質健壯,德國稱之為羅馬之鴿,由德國引進再移入英美,在美國改良為大型侖替鴿。美國有大侖替鴿協會,規定了大侖替鴿的標準,成年公鴿體重1400 克,母鴿1250 克;青年公鴿1200 克,母鴿1150 克。體長從嘴到尾部為53.3-55.9厘米,胸圍38.1-40.6厘米,平頭大腳,胸部突出,體型短,呈方形,翅和尾均較短,性情安靜,年可產蛋8 窩左右,有白、灰、棕、黑幾種羽色。由于其體型過大,孵化時常壓破蛋。4 周齡大的侖替幼鴿和大賀姆鴿、王鴿、卡奴鴿及瑞士蒙騰的幼鴿不相上下,但到成鴿后,侖替鴿的發育就扶搖直上,而王鴿和大賀姆鴿僅在乳鴿期發育較快,過后就與侖替鴿無法比擬了。
      實踐證明,倘若吃成鴿,以侖替鴿更劃算,如生產商品乳鴿,當然以飼養肉用賀姆鴿、王鴿、卡奴鴿等品種為宜。侖替鴿除了供展覽和玩賞外,最大的用處就是作種鴿,利用其體形大的優良基因與其他種鴿配種,培育新的鴿種,以侖替鴿育成的賀姆、馬耳他、卡奴等品種,既肥且美,生產性能高,為食用鴿市場所渴求,當今養鴿界莫不首推侖替鴿為最佳種用鴿,養鴿場可多研究侖替種鴿的培育與改良方法,做好鴿場品種選育和改良,培育適合商品生產需要的新鴿種。
      三、波蘭山貓鴿
      波蘭山貓鴿是波蘭摩利維亞附近的奇利牛城出產的鴿子,在德國育成,是遠近馳名的食用鴿。鴿界人士談起波蘭山貓鴿無人不知,全歐洲的菜館和養鴿人家都愛吃山貓乳鴿。山貓乳鴿個大,肉味鮮嫩甘美,成鴿多產,繁殖性能很理想,成年鴿體重可達588-644克。
      該種鴿可分為藍山貓(或黑山貓)及閃金山貓兩種,其特征是挺胸。德國改良閃金山貓鴿把后頭反生的羽毛變成平頭、光脛,羽毛有灰、黑、紅、黃等。該鴿也可用作觀賞鴿。
      四、雜交王鴿

      雜交王鴿也稱香港雜交王鴿和東南亞王鴿。主要是香港及臺灣養鴿者利用王鴿和石歧鴿或肉用賀母鴿雜交的后代,其體型介于王鴿和石歧鴿之間,比美國商品型王鴿稍小,體重也稍輕。雜交王鴿的羽毛顏色多種多樣,有白色、灰色、紅色、黑色、藍色、棕色和雜色等。香港地區多飼養這種雜交王鴿,目前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北京、上海等地都養有大量的雜交王鴿。雜交王鴿的體重適中,1齡成鴿體重:公鴿650-800克,母鴿550-700克。4-6月齡留種鴿平均體重可達650克,其后代乳鴿生長較快,2周齡乳鴿毛重400-450克,3周齡以上乳鴿毛重550-650克,其全凈膛重為350-400克。雜交王鴿的繁殖性能也較好,每對種鴿年產乳鴿可達6-7對。雜交王鴿的市場價格較便宜,因此,雜交王鴿適宜于生產商品乳鴿,供應國內和港澳地區人民肉食的需要。但是,雜交王鴿的遺傳不穩定,體型和毛色不一,在生產過程中易發生品種退化,必須不斷進行選育,才能留做生產鴿。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jieming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0-17 21:18:05 | 只看該作者
    理想的肉鴿應該是體型大、生長快、產肉性能好、飼料報酬高、繁殖力強和體質健壯而易于飼養。目前飼養比較普遍的有王鴿。 王鴿又名大王鴿、美國落地王鴿。原產于美國,系使用鸞特鴿、蒙騰鴿、信鴿和馬蒂斯鴿四品種雜交選育成功的多產性肉鴿品種。全身羽毛緊湊,身體短而成塊狀,體型直立,頭中等大稍圓,尾部呈水平狀,胸深而長,成鴿平均標準體重806—930克。羽毛有白、藍、紅和黃色,飼養的多為白色。一對種鴿年產蛋12—14個,是倍受人們歡迎的品種。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0-24 22:52:47 | 只看該作者
    路過,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5: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得荣县| 武宁县| 白水县| 云南省| 涟水县| 沽源县| 临沭县| 阳高县| 尼木县| 常熟市| 武功县| 金昌市| 油尖旺区| 修文县| 临桂县| 绥芬河市| 桐梓县| 曲靖市| 富平县| 永福县| 保亭| 兴隆县| 灌阳县| 西乌| 桦甸市| 稷山县| 甘德县| 稷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怀仁县| 西青区| 水富县| 长宁区| 余姚市| 湄潭县| 化隆| 页游| 孝感市| 黑水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