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選高性能的種群:特禽產蛋量與品種的質量關系密切,劣質的特禽品種僅年產幾十枚蛋,而優質的產蛋量可達150枚以上。養殖戶必須到養殖時間長、技術實力強、具有育種能力的大場引進優良品種。引種時還要查看其系譜,以確保高效可靠。切不可貪圖價錢便宜,因小失大,浪費資金、場地。
二、適量增加光照:
(1)光照時間保證由產蛋初期的16小時逐漸增加到產蛋高峰時的18小時。
(2)光照時間要定時,切不可隨意提前或推后,最好使用控光儀。
(3)光照要求在籠舍內均勻分布,距地面高度2米。
(4)光照的強度平時可為每平方米為2瓦,在冬季應將光照提高到每平方米3.5瓦,不但可提高15%的產蛋率,而且縮短進入產蛋高峰期的時間。
三、保持籠舍溫度:特禽產蛋最佳的溫度為18℃~26℃,冬季最好采用室內飼養,并采取各種有效手段來保持籠舍內穩定的溫度,這是保證高產穩產的必須措施。
四、減少人為刺激:人員走動、打掃籠舍和異常的聲音,都會推遲或減少產蛋。因此在每天產蛋的高峰時間,即9:00~14:00,一定要保持養殖場內的安靜,停止一切活動。所有的疫苗必須在開產前一個月完成。
五、注意籠舍衛生:做好籠舍的清潔衛生,保證籠舍干爽、不潮濕、無糞便、無臭味,這樣就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了各種病源微生物對繁殖期特禽的侵害,保證了其健康、強壯、多產蛋。
六、使用中藥添加劑:針對特禽冬季產蛋的生理特點,根據中醫理論知識,用黃芪、當歸、白術、枸杞子、女貞子、仙茅、細辛、厚樸、桂枝、花椒等中藥研成細末按1%加入飼料中拌勻喂服,可提高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增強特禽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抗各種應激能力(如轉群、天氣突變、運輸等),提高特禽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并可保持肉質野味,降低飼養成本。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