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水產飼料耐水性的方法,一般是在物料中添加粘結劑,還有專門為幼體魚蝦設計的微膠囊餌料,即在微粒餌料的外面包被一層蛋白質膜,但其加工工藝復雜、成本過高。本文就從傳統工藝上解決水產飼料耐水性問題做一些探討。 1 物料進料溫度的選擇 制粒時,進料溫度對顆粒耐水性的影響較大。進料溫度越高,耐水性越好,但溫度太高(100℃以上)時易使物料濕度過大,導致??锥氯?,而且生產出的顆粒料顏色偏黑,影響產品的外觀;進料溫度低(80℃以下),耐水性較差,同時也會增加電力的消耗。綜合各有關資料,建議進料溫度在95~97℃之間為宜。 2 混合粉料含水量的選擇 混合粉料的水分越大,顆粒料耐水性越好,但是水分太大(在20%以上時),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很易引起模孔堵塞,另外也使產品難以干燥;顆粒料含水量高于17%時,產品易發霉,不利于存放。含水量太低,則耐水性差,原因是淀粉糊化率太低。根據生產實踐,建議混合粉料含水量在16%~19%為宜。(借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