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23|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別藍耳病的五種情況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10-6 22:4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藍耳病感染后由于繼發感染的影響,會表現許多不同的臨床癥狀。共同癥狀是發熱,體溫達40.0~41.5度,體表皮膚發紺、出血,皮膚嚴重發紺時呈藍紫色,耳部發紺呈藍紫色的頻度最大,因此,又把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成為“藍耳病”。體表皮膚發紺、出血是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病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癥狀階段。一般表現五種情況。
      (1)毛囊出血
      毛囊出血又常見兩種情況:一種是出血點密布全身,針尖大,不會擴大,若病情好轉,出血點會逐漸消失。另一種是患豬皮膚、特別是頸部和背部皮膚密布鐵銹色或藍紫色出血點。
      (2)保育-生長豬 發病常突然出現厭食,體溫升高達40.0~41.5度,出現眼眶浮腫,發紺呈藍紫色,吻突發紺呈藍紫色,耳發紺呈藍紫色的三藍現象。
      (3)哺乳仔豬發病往往是經胎盤感染后生下的弱仔。這種弱仔多在產后24小時死亡,不死的3~4天后就出現毛焦、消瘦、鼻唇干燥、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發抖、四肢做游泳狀姿勢、蹄邊發紺呈藍紫色、站立不起、拉稀、無力吸乳,死亡率高。
      (4)陰囊出血是公豬最常見的癥狀。陰囊皮膚剛開始出血時是密密麻麻的淡血點,遠看似淡血斑,隨之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變為藍紫色,再進一步發展藍紫色出血灶壞死、干固、硬結,類似藍紫色球形結痂。
      (5)粒狀出血。這種出血先是菜籽粒大,逐漸增大到芝麻粒大乃至綠豆大,最后增至指頭大小,邊增大邊成藍紫色,到了指頭大就壞死、干固、硬結,最后成為一個個藍紫色凹陷的瘢痕。
      本篇文章來源于 豬場動力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畜牧刀客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10-6 22:59:26 | 只看該作者
    拜讀全文,樓主辛苦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10-7 07:59:5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10-10-7 13:04:48 | 只看該作者
    就上文所總結的,在臨床中哪些比較常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4:0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龙门县| 呼玛县| 栖霞市| 高淳县| 衡阳县| 华宁县| 资阳市| 天台县| 富阳市| 武夷山市| 绥化市| 阿城市| 浮梁县| 上林县| 昌乐县| 凤庆县| 闸北区| 来凤县| 孟连| 祁连县| 南康市| 嘉祥县| 潢川县| 电白县| 思茅市| 九龙城区| 文昌市| 丰县| 汉中市| 灵璧县| 武陟县| 宁都县| 荔波县| 调兵山市| 收藏| 滕州市| 辽宁省| 海宁市| 安阳县|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