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樓

樓主 |
發表于 2010-10-6 04:21:58
|
只看該作者
飼料加工技術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飼料與營養系
主要內容
第一節 粗飼料加工
第二節 青飼料加工
第三節 青貯飼料調制
第四節 籽實飼料的加工
第五節 飼料的去毒加工
第六節 配合飼料的加工
第七節 顆粒飼料的加工
第八節 配合飼料質量管理
第一節 粗飼料加工
粗飼料的加工調制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生物方法
(一)物理方法
1.粉碎與切短
用粉碎機粉碎或用鍘草機切短,切短的程度視家畜種類而定。一般小家畜如兔為5~10mm,大家畜如牛為2~3cm。
2.揉碎
將飼草揉成絲條狀。揉碎的秸稈可直接飼喂,也可氨化、微貯或曬干貯存,以減少營養成分損失。
3.浸泡
將農作物秸稈切細后放在水中浸泡處理。浸泡后質地柔軟,適口性好 。也有的浸泡在鹽水中,鹽化后再飼喂。
4.熱噴
將物料(秸稈、餅粕和雞糞等)裝入飼料熱噴機內,向機內通入熱飽和蒸氣,經過一定時間后使物料受高壓熱力的處理,然后對物料突然降壓,迫使物料從機內噴爆于大氣中,從而改變其結構和某些化學成分,并經消毒、除臭,使物料變為更有價值的飼料的加工過程。
物理方法優缺點
能有限提高粗飼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不能增加、提高其營養價值。
加工操作簡單,成本低。
(二)化學方法
堿化法
氨化法
酸處理
1.堿化處理
通過堿類物質的氫氧根離子打斷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的酯鍵,使木質素溶于堿中而把它釋放出來。
石灰水處理法、氫氧化鈉處理法
2.秸稈氨化處理
在秸稈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或尿素溶液,進行封閉處理,以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和飼用價值的處理方法。
方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氨化袋法和氨化爐法等;
氨源主要有:氨水、液氨、尿素和碳酸氫銨等。
(2) 氨化方法-氨化袋法
3.酸處理
使用硫酸、鹽酸、磷酸和甲酸處理秸稈飼料。
用酸破壞木質素與多糖(纖維素、半纖維素)鏈間的酯鍵結構,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
4. 化學法優點
提高反芻動物對粗飼料的消化率、采食量、適口性及粗飼料的營養價值。
氨化處理已在生產中普遍應用。
(三)生物方法
利用乳酸菌、纖維分解菌、酵母菌等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酶在適宜的條件下,使其生長繁殖,分解飼料中難以被家畜消化利用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同時可增加一些菌體蛋白質、維生素及對家畜有益的物質,軟化飼料,改善味道,提高適口性和營養價值.
常見的生物方法:
自然發酵
加精料發酵
人工瘤胃發酵
秸稈微貯
二、青干草、草粉、草塊(草餅)的調制技術
1.青干草
干燥方法:
①田間干燥法
②草架干燥法
③化學制劑干燥法
④人工干燥法
品質評定
① 標準含水量應為15%~17%
② 基本顏色應為綠色
③ 清新芳香的氣味
④ 植物學營養成分損失少
⑤ 葉片多
2.草 粉
將青干草加工成草粉,其營養成分損失較少。
優質草粉取決于原料的營養成分及其加工工藝。
3.草塊(草餅)
草塊是指將秸稈或牧草先切碎或揉搓后,經特制的機器壓制成高密度塊狀飼料。
加工質量的好壞與原料的長度,濕度,壓力和溫度,添加附料裝置,冷卻和干燥程度等有關。
第二節 青飼料加工
一、一般加工調制技術
1.切碎:便于采食、咀嚼,減少浪費。
2.打漿:更加細膩 ,提高利用價值。
3.發酵:改善飼料質地或不良氣味,避免中毒。
4.熱煮:消除毒素,提高消化率。
5.悶泡和浸泡:改善適口性,軟化纖維素,提
高利用價值。
二、葉蛋白飼料提取技術
葉蛋白,又稱綠色蛋白濃縮物(簡稱LPC),它是以新鮮牧草或其他青綠植物為原料,經壓榨后,從其汁液中提取的濃縮粗蛋白質產品。
(一)葉蛋白飼料的生產加工
1.葉蛋白原料應具備的條件:
① 蛋白質含量高
② 葉量豐富
③ 含有毒成分及膠質、黏性物質
④ 原料生長速度快
2.常用原料的選擇
主要有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播牧草、莧菜、苦荬菜、甜菜、蘿卜、向日葵和蔬菜等莖葉,以及新鮮樹葉與水生植物(如浮萍)等。
常以苜蓿為首選葉蛋白原料。
3.原料的刈割期與含水量
原料應在蛋白質含量最高時(豆科牧草現蕾期,禾本科牧草孕穗期)及時刈割。其含水量一般為80%~82%,可榨取出較多的草汁,占鮮重的50%~60%。
(二)葉蛋白飼料的利用
葉蛋白飼料營養成分含量豐富,粗蛋白質含量一般為45%~65%,氨基酸組成合理,賴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較高;葉蛋白的可消化率為62%~72%,此外,也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等。
葉蛋白主要用作雞、豬等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補充飼料。此外,葉蛋白還可以作為魚類和對蝦等的配合飼料成分。
第三節 青貯飼料調制
青貯飼料:把青飼料填入密閉的青貯窖(或壕塔)中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調制成的飼料
特點:柔軟多汁、氣味芳香、營養豐富、容易貯藏、可供冬春季家畜飼用。
一、青貯飼料的優越性
1.有效地保存青綠植物的營養成分
2.保持原料青綠時的鮮嫩汁液
3.擴大飼料資源
4.保存飼料經濟而安全的方法
5.青貯可以消滅害蟲及雜草
二、青貯原理
利用乳酸菌對原料進行厭氧發酵,產生乳酸。當酸度降到pH=4.0左右時,包括乳酸菌在內的所有微生物停止活動,且原料養分不再繼續分解或消耗,從而長期將原料保存下來。
三、青貯設備
1)地下式和半地下式青貯設備 :
青貯窖、青貯壕
2)地上式青貯設備 :青貯塔
四、青貯飼料的調制
(一)一般調制方法
選擇:選擇好青貯原料及適宜收割期
切碎:適度切碎
裝填:及時、快速
壓實:邊裝窖、邊踩實
密封:及時密封、覆蓋
管護:認真、仔細、周全
5.青貯注意事項
一、原料要有較高的含糖量。
二、原料水分含量要適當。
三、創造無氧的環境。
四、青貯原料要適時收割,切短、壓實、封嚴。
五、注意經常檢查,保證不透氣、不漏水。
(二)特種青貯飼料的調制
1.低水分青貯法
2.混合青貯法
3.添加劑青貯法
第四節 籽實飼料的加工
(一)粉碎與磨碎
粉碎可以提高一些小而硬的籽實的消化率,但不宜太細。粉碎粒度因畜種不同而異,但須注意含脂量高的飼料(如玉米、燕麥等)磨碎后不宜長期保存。
(二)壓扁
1.干碾壓:相當于粗略的粉碎
2.蒸汽壓片和加壓蒸煮:處理后的籽
實飼料提高了消化率和能量利用,同
時營養齊全,適口性好,可以單獨飼
喂家畜。
(三)加熱處理
1.蒸煮
2.微波熱處理
3.膨化制粒
4.焙炒
(四)生物調制法
1.發芽:補充飼料中維生素的不足。
2.糖化:利用谷物籽實和麥芽中淀粉酶的
作用,把飼料中的淀粉轉化為麥
芽糖,提高飼料的適口性。
3.發酵: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增加養分含
量,提高飼料適口性和營養價值
第五節 飼料的去毒加工
一、低毒牧草及飼料作物的去毒加工
(一)草木樨
常用清水浸泡草木樨或用不同濃度的堿液(1%~20%的石灰水)將草木樨浸泡4~8h,可部分或大幅度除去香豆素和雙香豆素。
(二)箭舌豌豆
通常采用浸泡、蒸煮、焙炒等方法,使毒蠶豆甙水解形成氫氰酸后,遇熱揮發而除去。
(三)銀合歡
1.加熱法
2.水浸泡法
3.添加鐵劑法
4.微生物處理法
(四)高 粱
1.機械脫毒
2.水浸或煮沸
3.堿液處理
4.氨化法
(五)木 薯
1.木薯塊根常用的去毒方法:
(1)煮熟水浸法
(2)生薯水浸、曬干法
(3)加工制薯粉或薯干。
2.木薯葉去毒方法:
(1)曬干(2)煮熟(3)青貯
3.木薯渣:可直接飼喂。
注意貯存,以防霉變酸敗。
二、其他飼料的去毒加工
(一)棉籽餅粕
是棉籽經壓榨浸油后的殘留物,含有游離棉酚等有害成分。
1.化學去毒法
(1)硫酸亞鐵浸泡法
(2)堿處理法
2.加熱處理
3.微生物發酵去毒法
(二)菜籽餅粕
是油菜籽經機械壓榨或溶劑浸提制油后的殘留物,含有芥酸、硫葡萄糖甙、單寧等有毒物質。
(三)其它飼料的去毒處理
花生餅:一般在120℃左右加熱破壞胰蛋白酶抑制劑
亞麻籽餅:經水浸泡而后煮熟(煮時將鍋蓋打開)
蓖麻餅:多用蒸汽和煮沸法
酒糟:則采用曬干、烘干或青貯的方法
豆腐渣:則采用加熱煮熟的方法
(四)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
主要的脫毒方法:
1.剔除霉粒法
2.碾軋加工法
3.水洗法
4.吸附法
5.化學藥物去毒法
6.微生物去毒法
一、配合飼料生產工藝特點
(一)配合飼料的加工工序
主要工序:原料接收、原料清理、粉碎、
配料混合、制粒、擠壓膨化、包裝貯存等。
(二)配合飼料的加工工藝
傳統上分為兩類:
(1)先粉碎后配合工藝
(2)先配合后粉碎工藝
改進型加工工藝:
先配合后粉碎二次配合加工工藝
1.先粉碎后配合加工工藝
需要粉碎的原料通過粉碎設備逐一粉碎成單一品種的粉狀飼料原料后,按照飼料配方的配比,對這些粉狀的原料(包括飼料添加劑)逐一計量后,進入混合設備進行充分的混合。(見圖)
2.先配合后粉碎加工工藝
先將各種原料(不包括飼料添加劑)按照飼料配方的配比,進行計量配合在一起,然后進行粉碎,分批混合或連續混合。稀釋好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劑預混料混合時加入。(見圖)
將需要粉碎的主要原料和不需要粉碎的副原料分別配合,需要粉碎的主要原料配合后進入粉碎機粉碎,不需要粉碎的副原料配合后直接進入混合機混合。 適合于小型飼料加工廠。(見圖)
(三)配合飼料主要生產設備
1.提升機 2.原料倉 3.配料倉 4.粉碎機5.永磁筒 6.清理篩 7.刮板 8.大秤、小秤 9.混合機 10.自動打包機 11.調制器12.顆粒機 13.冷卻機 14.破碎機 15.分級篩 16.運料車 17.風機 18.油罐
圖片鏈接
(四)預混合飼料的生產工藝
是指將畜禽所需要的微量成分如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抗氧化劑、防腐劑、生長促進劑等,分別或一起與一定數量的載體或稀釋劑進行均勻混合 。
1.原料的預處理
主要是指載體、稀釋劑、微量元素添加劑原料的預處理。
包括:烘干、粉碎、涂層包被、絡合、螯合和分級等。
2.預混合飼料生產工藝
原料接收 → 載體與稀釋劑預處理→ 配料 → 稀釋混合 → 主混合→ 計量包裝
原 則
分組配料即大料用大秤,小料用小秤。對于微量組分,先按一定配比稀釋混合再參與主配料 。
混合機的進料順序為先加載體或稀釋劑的80%和油脂混合均勻后,再加微量組分和剩余的20%的載體或稀釋劑進行充分混合。
二、配合飼料生產的注意事項
1、嚴格進行加工設備的維護管理;
2、合理的原料加工 ;
3、準確配料 ;
4、保證混合均勻,避免交叉污染 ;
5、加強制粒工的培訓和管理,提高
顆粒飼料的加工質量 。
第七節 顆粒飼料的加工
一、顆粒飼料的優越性
①改善適口性,提高飼料的消化率。
②不挑食,營養全價性;減少營養消耗。
③體積小,便于散裝儲存和運輸。
④飼喂方便 ,縮短采食時間。
⑤減少分級和浪費及粉塵的產生,節省成本。
⑥高溫殺菌,不易霉變,有利于儲存。
三、影響制粒工藝效果的因素
1.原料的影響(水分、化學成分、粒度)
2.調質水分、溫度和處理時間的影響
3.壓模與壓輥的影響
4.冷卻器的影響
四、顆粒飼料的加工質量測定
主要內容:
a:含水率
b:容重
c:密度
d:堅實度
e:硬度
f:水中的穩定性(或耐水性)
第八節 配合飼料質量管理
一、配合飼料質量標準
(一)配合飼料的質量指標:
①感官指標
②水分指標
③加工質量指標
④營養指標和衛生指標
(二)配合飼料質量標準與飼料法規
國家強制執行標準:飼料標簽標準、飼料衛生標準和飼料檢驗化驗方法標準。
推薦執行標準:飼料名詞術語標準、飼料產品標準、飼料原料標準、飼料添加劑質量標準。推薦執行標準,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采用。
飼料法規也稱飼料法,具有法律效力。目的在于通過法律手段確保飼料(包括飼料添加劑)的飼用品質和飼用安全。
二、配合飼料質量管理的基本措施
1.加強質量教育工作
2.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體系
3.加強原料質量管理
4.優化配合飼料配方
5.加強配合飼料生產過程的管理
6.嚴格質量檢驗化驗管理
7.不可忽視配合飼料使用過程的管理
三、飼料質量檢測基本內容與方法
(一)質量檢測的必要條件
1.質量檢測人員
2.專門的化驗室
3.必備的藥品試劑和儀器設備
4.原料及飼料產品的質量標準和
檢驗方法標準
(二)質量檢測化驗的基本內容
1.原料檢測化驗
2.加工質量檢測化驗
3.配合飼料產品質量檢測化驗
(三)質量檢測化驗的基本方法
1.感官鑒定
2.物理性檢測
3.化學定性鑒定
4.顯微鏡檢測
5.化學分析法
(四)質量檢測的步驟
1. 采樣
2. 制樣
3. 分析
四、ISO9000認證與HACCP質量控制
(一)ISO9000認證
ISO8402《質量—術語》
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選擇和適用指南》
ISO9001《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2《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3《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和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4《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指南》
(二)HACCP質量控制
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一種國際上認可的確保食品安全的一種預防性管理控制體系。
我國1990年開始對HACCP進行研究,目前HACCP原理廣泛應用于食品以及飼料加工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