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明粉(也稱玄明粉)就是中藥“芒硝”脫水后的結晶體,芒硝是樸硝提純后的含水結晶體。樸硝、芒硝、元明粉(玄明粉)是同一品種,但不同純度的藥品。具體應用也有所差別。具體參閱“玄明粉”一詞?!? 芒硝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天然硫酸鈉經加工精制而成的結晶體,苦咸性寒,屬鹽類瀉下藥。歷代對其炮制工藝甚多,如漢代有"煉"的記載,晉代有"熬令汁盡"的方法等,清代至今的提凈芒硝法,均以樸硝與蘿卜共煮后,去滓重結晶入藥。 芒硝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鈉(Na2SO4 10H2O),尚含水量氯化鈉、硫酸鎂等,為一堿金屬鹽類,能以結晶水合物形成自水溶液中析出。根據其特性,炮制方法用熱蒸結晶法提取,即取定量鮮蘿卜,置鍋中加適量水煮透,投入樸硝共煮至全部融化,過濾,冷卻后析出結晶,放避風處適當干燥即可,每100kg樸硝用蘿卜20kg。研究表明,芒硝結晶的最佳溫度是0。C。 芒硝結晶中含水量可高達56%,其蒸氣壓常大于空氣中的平均蒸氣壓,能自然風化而失去結晶水或為無水硫酸鈉,即為風化硝(玄明粉),同時應注意使其風化時,氣溫不宜超過32。C,否則易液化。 芒硝的炮制除使其純凈外,因加入甘溫之蘿卜共煮,緩和了芒硝的咸寒之性,并取其消導降氣之功,即所謂的陰中有陽。由于芒硝易在空氣中風化,易溶于水,且在溫度高于32。C時,含結晶水的芒硝便出現自溶現象,故應將其貯于密閉的容器內,并置陰涼干燥處,在30。C以下保存。要防潮、避光。 臨床應用中,由于芒硝具軟堅瀉下,清熱消腫之功效,廣泛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滿腹張彤、目赤腫痛、皮膚瘡腫等。玄明粉的瀉下作用比芒硝較緩和,治療作用大致相同,且可外用,如配吹喉散及點眼等。 芒硝的藥理作用為硫酸鈉水解后產生硫酸根離子,不易被腸壁吸收,存留腸內形成高滲溶液,阻止腸內水分的吸收,使腸內容積增大,引起機械刺激,促進腸蠕動而致瀉。 本品入湯劑,應以藥液或開水融化兌服,孕婦忌用。 主要成分:主要含硫酸鈉。常夾雜種種物質如食鹽、硫酸鈣、硫酸鎂等等。 性狀:芒硝呈棱柱狀長方形或不規則的結晶,大小不一,兩端不整齊,無色透明或類白色半透明,質脆易折斷,斷面呈玻璃樣光澤,無臭,味苦咸,置干燥空氣中易逐漸風化,外層漸變為白色粉霜。 以五色,透明,呈結晶狀者為佳。棱柱狀或長方形結晶,兩端不整齊。無色透明。質脆。氣無,味苦咸而有清涼感。以無色透明,塊狀結晶者為佳。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氣中易風化而表面被一層無水硫酸鈉白色粉末。 功能主治: 1.瀉熱通便,軟堅潤燥:主治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發熱腹滿,常配大黃,還可用治水熱互結,腹滿硬痛,發熱便秘者。 2.清火消腫:善治目赤腫痛,咽喉腫爛,瘡瘍,乳癰,痔瘡,腸癰等證,多外用,或洗,或敷。 用法及用量:內服:溶入湯劑,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細點眼或水化涂洗。沖入藥汁內或開水溶化后服用。外用適量。皮硝雜質多,瀉下猛烈,多煎水外洗用;芒硝質地較純,瀉下較猛,內服治熱結便秘較重者;玄明粉質地較凈,瀉下緩和,入煎劑多沖服,或吹喉用。不入煎劑,以藥汁或開水溶化后服。外用適量,包敷患處。 |
|